智慧点滴网 感知人生智慧分享生活点滴幸福

藏族婚宴十八说的传承人

结婚吉日月老姻缘爱情塔罗星座合盘

项目 内容 编号 12 姓名 日浪太 民族 藏 姓别 男 出生 1952 传承项目名称 藏族婚宴十八说 申报单位 青海省文化馆

藏族婚宴十八说传承情况

传承方式单一:自古以来,藏族婚宴十八说主要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在民间流传,缺乏文字记载和影像资料,这种传统的传承方式使得其传播范围受限,且容易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技艺传承者减少:过去,如循化县道帏藏族乡宁巴村的宴说者夏吾等人曾是技艺传承者,但随着老一辈传承者的离世,许多独特技艺未能得到充分...

藏族婚宴十八说的主要内容

16. 祝福:完成前面的程序后,一位老人会向新郎新娘表示祝福。17. 嘱托:婚礼即将结束时,新娘家的人会将新娘托付给新郎的父母及其亲友。18. 吉祥词:婚礼结束时,会有一个吉祥词,作为对婚礼的总结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这些“婚宴十八说”不仅是仪式的一部分,也体现了藏族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伴随...

藏族婚宴十八说非遗信息

分类与编号:它归类于传统美术类别,在名录中被编为第564号,项目编号为Ⅰ77,突显了其在艺术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位置。文化内涵:藏族婚宴十八说是流传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藏族聚居区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是当地藏族婚礼祝词的十八道程序。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

藏族婚宴十八说主要内容

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藏族婚宴的传统习俗——“十八说”各具特色,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首先,婚宴开始于清晨的祭神仪式,家人祈福新娘新生活。接着,"梳辫说"中,经验丰富的中年女性为新娘梳辫,并由其兄长或长辈致词。梳子说、哭嫁歌与出路歌,传递着女性长辈对新娘的深情告别和祝福。新娘父母在临行...

藏族婚宴十八说的主要内容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各地因地而异、因人而异,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按流传的内容,藏族婚宴十八说的具体内容有:一、祭神。姑娘出嫁之日的清晨,由其家人焚香祭祀山神及家神,保佑姑娘从此走上新的人生路程。二、梳辫说。从部落中挑选手脚勤快、有夫有子女、容貌出众、口碑好的中年女子二至三人为出嫁姑娘...

撒谷豆藏族习俗

婚宴结束后,新娘由亲友簇拥步行或骑马至男方家,亲友之间会互撒青稞麦,而新娘家则会回赠哈达,表示祝福。此外,藏族还有撒五谷的婚仪,这一习俗与汉族撒谷豆的原始形式相近,进一步揭示了撒青稞麦与撒谷豆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藏族人民的婚嫁礼仪,也反映出文化传承和交流的痕迹。

一场传统的藏族婚礼是什么样?

新娘接到新郎家之后,长辈们会向新婚夫妇献上哈达,在献哈达的同时,会说一些祝福的话。婚礼上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应该就是吃。在正客那天,流水席从早晨到晚上,几乎从未冷场。村里的人能帮忙的几乎都过来帮忙,分工明确,准备宴席需要的各种食物。流水席,一般有四场,早餐、午餐、晚餐和宵夜。早餐,...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64 Ⅰ-77藏族婚宴十八说565 Ⅰ-78 童谣566 Ⅰ-79 桐城歌567 Ⅰ-80 土家族梯玛歌568 Ⅰ-81 雷州歌569 Ⅰ-82 壮族嘹歌570 Ⅰ-83 柯尔克孜约隆571 Ⅰ-84 笑话 (民间音乐,共计67项)572 Ⅱ-73陕北民歌573 Ⅱ-74昌黎民歌574 Ⅱ-75高邮民歌575 Ⅱ-76五河民歌576 Ⅱ-77大别山民歌577 Ⅱ-78徽州民歌578 ...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564 Ⅰ-77藏族婚宴十八说565 Ⅰ-78 童谣566 Ⅰ-79 桐城歌567 Ⅰ-80 土家族梯玛歌568 Ⅰ-81 雷州歌569 Ⅰ-82 壮族嘹歌570 Ⅰ-83 柯尔克孜约隆571 Ⅰ-84 笑话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共计67项)572 Ⅱ-73陕北民歌573 Ⅱ-74昌黎民歌574 Ⅱ-75高邮民歌575 Ⅱ-76五河民歌576 Ⅱ-77大别山民歌577 Ⅱ-78徽州...

阿昌族简介

阿昌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囊宋阿昌族乡、九保阿昌族乡,其余分布于潞西、盈江、腾冲、龙陵、云龙等县。此外,在邻国缅甸也有部分阿昌族分布。阿昌族制造的铁器极负盛名,以“户撒刀”著称于世。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总人口数为3955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