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婚礼习俗有哪些
每个民族都十分注重婚礼习俗,汉族也不例外,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关于汉族的婚礼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汉族婚礼习俗有哪些 一、看亲
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这种由男方在媒人的副食下到女家作初次访问的活动,称之为“看亲”。雅称“相亲”。
相亲的日子是由媒人预先定好并通知男女双方的,因此,双方都要作好准备。男方要根据妇方父母的爱好,准备一点礼物;妇方要洒扫庭院,准备接待客人。作为当事人,男女二人都要打扮得尽可能有风度,有光彩一些,以便给对方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看亲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特别是男方,尤其要慎重要对待。礼物虽无非烟酒点心之类,并不在乎数量多,价值高,而一定要投其所好,切忌触犯对方父母的禁忌;衣着打扮要大方入时;言行举止要谦虚有礼。古时看亲时,男子只能由媒人创造机会偷偷看姑娘一眼,现在不同了,男女双方可以直接见面、谈话。双方都有机会对对方有一个初步了解。
是个“礼义之邦”,讲究含蓄。看亲的结果往往并不直接表白出来,而用各种暗示来表现。很多地方都是在男方进门之后,女方父母先给小伙子倒上一杯热茶,小伙子看了姑娘觉得中意,就把这杯茶一口饮干;然后姑娘的父母同姑娘一起商量,如同意结亲,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饭,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辞回家,有的父母甚至还托媒人将男方带来的见面礼带走。
有些地区除了看亲之外,还有“察人家”的习俗。“察人家”其实也是看亲,是男方由媒人带领到女方看过姑娘后,妇方父母对婚事暂不表态,再由媒人带领,回方男家。祁阳一带则称为“看当”。看当时,男方父母应先奉上香茶一盏,然后和妇方父母交谈。妇方父母通过察看男家并与男方父母交谈,如果对婚事认可,就将香茶喝尽,男方父母立即以“亲家”相称,并盛情款待客人。否则,女方父母应起身告辞,男方不要勉强留客。
二、过礼
“看亲”、“看当”、之后,要履行订婚手续,俗称“过礼”。
“过礼”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好在现代人多半不相信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换红帖,往往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
“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好日子,带男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动者(无论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笔重礼,礼物至少要包括猪肘子一个,酒一对,鸡鸭各一,给对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鞋袜各一双,包封一个,给姑娘的东西若干。包封里封多少钱、给姑娘一些什订婚礼物,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给多少算多少。当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应该尽量替对方着想,力求节俭一些,少收聘礼。
三、说媒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做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后来改称为“介绍人”。
“月老”即“月下老人”的简称。据《唐人小说》记载,有个叫韦固的读书人夜行经过宋城,碰上一位老人靠着一个大口袋坐在路边,在月光下翻阅一本大书。韦固好厅地问他翻检的是什么书。老人回答说,这是天下人的婚姻簿。韦固又问老人那大口袋里装着什么东西。老人回答说:“装着红绳,用它去系男女的脚,只要把一男一女的脚系在一根红绳上,即使他们是不共戴天的仇家,或者是相隔万里的异乡人,也一定会结成夫妇。”所以,人们便说“千里姻缘”一线牵。“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可见人们对媒人的敬畏。
媒人还被称为“红娘”。唐代的'才子元稹写过一篇《莺莺传》,其中塑造了一个聪明活泼的婢女红娘的形象。她一再巧设机谋,终于撮合成了张生与莺莺小姐的婚事。元代王实甫根据这个故事写成了《西厢记》,其中红娘的形象更加聪明可爱。人们以“红娘”代称媒人,显出了对媒人的重视和友好。
说媒不是一件轻松事,这从媒人被人雅称为“冰人”、“冰斧”就可以知道。据《晋书》记载,孝廉令狐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丫在冰上,同冰下的人说话。索解释这个梦说:“你在冰上同冰下的人说话,这象征着你在调和阴阳,调和阴阳就是做媒介,你将会给别人做媒。但这媒不容易做,要用你的热情把冰融化了,男女双方才能成婚。”看来,做媒是需要热情和毅力的。
旧式婚礼中,媒人还称为“伐柯人”,说媒则是“执柯”,这就肯定了媒人是必不可少的角色。《诗经》咏叹道:“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它的意思是:“怎样才能砍下大的树枝?不用斧头砍不断它;怎样才能取到妻子?没有媒人成不了婚。”
说媒是一种技巧,媒人不仅要熟悉男妇双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力求门当户对地提亲,而且必须做到既基本上准确地向男妇双方及其父母反映对方的情况,又要尽可能隐恶扬善,使双方充分认识对方的长处,从而乐于达成嫁娶的协议。就是说,要生就一张“媒婆嘴”。做媒人要勤于跑腿,从开始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之日起,要经常往来于男女两家之间,交流情况,传达彼此的愿望和要求,防止发生意外的变故。习惯上男女两家都有义务招待媒人,乡下人说“媒百餐”并不是夸张。可见其奔走撮合之勤。
媒人在旧式婚礼中是一个重要角色。在男女两家对婚事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之后,他要引导男方去相亲,代双方送换庚贴,带领男方过礼订婚,选择成亲吉日,引导男方接亲,协办拜堂成亲事宜,一直到“新人进了房”,才把“媒人抛过墙”。媒说得好,双方都满意,以后常来常往,成为故旧;媒说得不好,双方不满意,往往归咎于媒人,从此视为路人。
说成一桩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钱财,称之为“谢媒礼”。这笔钱一般由男方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则由女方支付),在成亲的前一天,连同送给媒人的鸡、肘子、鞋袜、布料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导接亲,称之为“圆媒”或“启媒”、“发媒”。谢媒钱的多少,视主家经济状况自行决定,但无论多少,均需用红纸封好,称为“红包”或“包封”。红包上习惯写上“包封签子”。
汉族婚礼习俗有哪些 结婚对戒谁买
汉族婚礼习俗主要包括说媒、订婚、结婚三个方面,而结婚对戒一般由男方购买。汉族婚礼习俗: 说媒:这是汉族婚礼习俗中的重要一环,尽管现代社会婚姻自由,但这一传统形式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被保留。它象征着婚姻得到双方的认可与介绍,是婚姻成立的初步阶段。 订婚:在双方同意后,会进行订婚仪式,这标志着双...
汉族传统婚礼习俗 古代结婚礼仪
汉族传统婚礼习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环节:过文定与过大礼:过文定:男方喜欢上女方后,会挑选一个吉日,带上礼品到女方家,并正式奉上聘书,这标志着双方开始确定婚姻关系。过大礼:过文定之后,会有过大礼的仪式,类似于现代的订婚,标志着婚约的正式确立。准备嫁妆:女方在出嫁前要准备嫁妆,这是女...
汉族传统婚姻习俗有那些礼节?
入洞房是汉族传统婚礼仪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象征着新娘正式成为新郎家庭的一员。在古代,入洞房仪式通常会有一些特别的习俗,如新娘进入洞房后,新郎会为新娘披上红盖头,寓意着遮风挡雨、平安喜乐。此时,洞房内通常会有亲友献上喜糖,寓意甜蜜幸福,祝福新人。接着,新郎新娘会共同品尝红枣、花生、桂圆...
汉族婚礼习俗有哪些
一、看亲 在古代,由于男女双方往往不相往来,因此“看亲”成为男女双方相识的重要环节。由媒人陪同,男方到女方家中参观,现代的“看亲”则演变为双方直接见面、交谈,以增进了解。女方家庭会打扫房屋,准备迎接客人,而男方则需准备适当的礼物,以示尊重。在双方交流的过程中,男方会观察女方,若感到满...
汉族婚礼有哪些习俗
四、洞房习俗 在洞房环节,汉族也有许多独特的习俗。例如,“跨火盆”寓意新婚夫妇的生活能够红红火火;“捏饺子”则是寓意新人的幸福生活如同饱满的饺子一样美满充实。此外,还有一些独特的游戏和趣味活动来增添婚礼的喜庆氛围。总的来说,汉族婚礼习俗丰富多彩,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祝福。
汉族的风俗 汉族的风俗有哪些
传统婚礼习俗:汉族传统婚礼是华夏文化的重要部分,通常选择在黄昏时分举行娶妻之礼。亲属称谓习惯:汉族的亲属称呼以辈分划分,不受年龄限制。这些称呼不仅用于亲属之间,也常用于社会上邻里或陌生人之间,以表达亲切和尊敬。饮食烹饪特点:汉族讲究并善于烹饪,不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风味。烹饪方式...
河南人结婚都有什么讲究
河南结婚习俗:1. 下礼:婚礼当天早晨,男方会将准备好的两个盒子,一个礼盒和一个穿着盒,送给女方。礼盒上通常会放置三样物品:一把扫帚、一块砖头大小的糖果和一只公鸡。2. 送贺:这是指给男子送贺礼,是庆祝男子结婚的一种传统礼仪。3. 压床:又称为压喜床、压新床,是 汉族的婚礼习俗...
汉族婚礼习俗有哪些 汉族婚礼流程详解
汉族婚礼中,先人认为黄昏是吉时,因此婚礼习俗常在黄昏举行,婚礼仪式庄严,象征着夫妻结合的神圣。婚礼中,红色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婚礼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喜庆与祝福的氛围。汉式婚礼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和婚后礼三个部分。婚前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五个步骤。纳采时,男方以雁为贽见礼物,...
汉族结婚习俗有哪些
汉族结婚习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婚前礼仪 在婚前,汉族有着繁琐的礼仪习俗。包括媒人提亲、双方互换庚帖,以进一步了解双方的八字命理是否匹配。庚帖里面记录有男女双方的姓名、生辰八字等信息,还要通过一段时间的相亲了解,在彼此有意之后就会确定婚约。这期间还要送大礼,通常被称为“送彩礼”,...
结婚都有哪些习俗
谓两人同心,并求日后生男。然后新郎掀开新娘面纱,合饮交杯酒、吃甜汤,象征早生贵子。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喜宴完毕后新人立於门口端喜糖送客。由男方已婚亲友喝新娘的甜茶说吉祥话并赠红包。闹洞房则是婚礼后的传统习俗,亲友会与新人开玩笑,增添喜庆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