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点滴网 感知人生智慧分享生活点滴幸福

意外!大学生未来结婚意愿高于预期,大学生的婚恋观是什么呢?

如今大学生的婚恋观是只要互相喜欢就行,他们考虑的问题更为全面和简单,他们认为谈恋爱还要考虑性格、价值观、未来发展等因素,而且大部分的人都觉得谈恋爱应该是以结婚为目的,如今很多年轻人都存在恐婚和拒绝结婚的状态,不过当下的大学生似乎并不抵制结婚,他们未来结婚意愿还是比较强烈的,对于这个结果大家都表示比较满意,时代在不断变化,人们追求婚姻的态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对于婚姻的追求和向往。

青年研究机构、高校、媒体针对 大学生婚育观进行了相关调查,数据结果却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近六成大学生希望在26岁-30岁时走入婚姻殿堂,大学生未来结婚的医院高于大家的预期结果,这个结果的确让人觉得有些意外和惊喜,但是他们对于婚育的价值基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更看重婚姻的精神情感支持功能, 并不愿意接受过日子的婚姻,婚姻必须是建立在互相喜欢的基础上,同时也会对经济方面进行考量,他们的婚恋观比我们似乎更为成熟和理智。

大学生的婚恋观的基础是互相喜欢,他们认为一段婚姻必须建立在有感情的基础上,他们不接受过日子的婚姻状态,如果没有遇到喜欢的人,也自然不会选择婚姻,而且很多人都是抱着结婚为目的的心态去谈恋爱,也可以说他们的婚恋观很直接,也很现实。

他们会把经济等方面的因素考虑其中,不会那么鲁莽的追求一段感情,所以大家并不是排斥结婚,而是没有遇到合适的人,随着时代的不断改变,大家对于婚恋观也有不同的看法,至少他们不排斥婚姻,这就算是好消息。

人们常说:大学是恋爱的天堂 那么我们对此该如何看待呢?大学期间我们刚好处于青年时期,难免对异性保持好奇的心理。大学期间也是谈恋爱的最佳时间,小学,初中,高中我们都被老师家长所劝导。到了大学我们再也不用偷着,躲着了。提到谈恋爱我们就会想到结婚,所以大学生对此有有何看法呢?
大学生在恋爱时往往有一下特点:1.恋爱中片面化2.相互炫耀3.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不求天长地久,只求过往拥有4.主观学业第一,客观感情至上,许多学生为了恋爱放弃了学业,变得儿女情长5.感情至上6.恋爱中浪漫化7.恋爱中梦想化
所以大学生的婚恋观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婚恋的本质是两个相爱的人结合在一起,组织家庭,同甘共苦,共创财富,养育后代,享受幸福生活,携手共度一生。婚恋的核心是爱。婚恋关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在此小编祝愿所有的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国民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让越来越多人有条件到国外学习、交流,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也提供了青少年通过网络终端设备就听到不同的声音与观点,社会文化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人们的认知不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而价值体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婚恋观的变化更是突出,在新闻报道中离婚率不断攀升、“婚外情” 、“第三者” 、“ ”、“闪婚闪离”等字眼充斥眼球,凡此种种现象无不代表了婚恋问题依然成为了如今社会的一大痛点问题。
婚恋作为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代表着男女两性之间达成了一种特有的社会关系,从心理层面,两性间形成了真挚、美好的感情联系;从客观现实层面,他们间达成了受法律保护的契约关系。婚恋观实际上是个人价值观在婚恋问题上的直接体现,代表着个人对于男女两性问题、恋爱问题及婚姻问题的基本观点,也就是说,婚恋观由恋爱观、婚姻观、性观念三部分共同组成;另外一方面,从社会宏观层面分析,婚恋观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心理,反应了某种价值取向,个人的婚恋观将会受到社会生产关系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群体,他们正处于身体与心理最为活跃的年龄阶段,他们在逐渐由未成熟慢慢走向成熟过程中,容易被各种外界或内心的因素影响,在如今信息爆炸的社会背景下,如果没有给予更好的引导,将有可能酿出种种悲剧。实际上,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校园意外事件中 已经排在第五名,而感情因素成为了他们 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加强关于大学生群体婚恋观的调查,分析总结他们婚恋观的特点,才能有利于社会给予更多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更加完善的婚恋观,推进校园建设,促进人们生活和谐发展,社会继续向前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婚恋观的研究基本19世纪40年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进行:
关于恋爱,国外Zusman等人经过调查,发现建立恋爱关系在大学生群体十分常见,超过8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拥有恋爱对象,有接近70%的人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必要条件。
关于婚姻,Paige的研究结果显示大部份年轻人认为婚姻是人生的责任,也就是说,他们对于婚姻的态度较为积极。
关于性行为,Salts等人调查得出1/3的年轻人赞同婚前性行为,其中,女生对此展现出更为积极的态度。另外,一项Rubinson发起的大型调查,纳入从1972-1987的15年间,对86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58%的女性、33%的男性都进行过婚前性行为。
美国社会学家金西认为:受教育程度越高,在恋爱及性关系更保守。
我国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要求个人生活公开化,如谈恋爱、结婚都需要进行汇报,从1978年恢复高考后,很长一段时间大学生的恋爱问题都成为了人们不愿意涉及的话题,而学校往往也将这一类事情作为违规行为看待。后我国于2005年出台了新版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不再禁止大学生结婚。在这之后,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逐渐丰富。
杨南丽等人对云南高校大学生记性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1329名大学生中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谈过恋爱或者正在谈恋爱。
罗晴在调查郑州大学学生的婚恋观发现,81%的大学生认为应当在大学期间谈恋爱。
黄希庭调查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时发现,80%的男生75%的女生认为恋爱就为了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侣。
单艺斌认为,大学生恋爱现象有普遍化、低龄化、从众化的特点。
唐莉分析得到,大学生的婚恋观存在恋爱动机盲目、恋爱婚姻隔断、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关系失调等问题。
1.3研究意义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呈现出不稳定的特点,加上大多数人认知还存在片面性,本文试图真实了解他们对于婚恋的观念,并简单分析婚恋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与成因,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2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概念界定
2.1.1婚恋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婚恋”做出了解释,即“婚姻与爱情”。
对于爱情,马克思主义爱情观指出:爱情是基于拥有一定社会基础的两性在共同生活理想的趋势下,形成相互爱慕、渴望成为对方伴侣的一种强烈感情,是人的生物属性、精神属性以及社会属性的统一。
对于婚姻,从法律上来看是指男女结为夫妻,收到法律保护的一种关系;从哲学上来看,黑格尔认为婚姻是男女结合的共同体,婚姻保持了社会基层单位间的一种联系与稳定。
2.1.2婚恋观
婚恋观实际上是个人价值观在婚恋问题上的直接体现,代表着个人对于男女两性问题、恋爱问题及婚姻问题的基本观点。从内容来看,婚恋观由恋爱观、婚姻观、性观念三部分共同组成:
2.2理论基础
2.2.1关于“爱情与婚姻关系”的理论基础
关于爱情与婚姻的关系,社会上目前流行的观点有:“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婚姻是爱情的枷锁”等,从以上说法不难看出,人们内心将爱情与婚姻分隔开来。美国学者诺克斯研究发现,爱情是维持长期良好的婚姻关系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当爱情不存在时,婚姻都会以离婚作为结局。正确对待爱情与婚姻的关系,能够更促进婚后双方的幸福生活。
2.2.2关于“什么是正确的婚恋观”的理论基础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正确的婚恋观需要囊括以下:
(1)选择伴侣需要确保双方志同道合
志同道合是指双方的爱好、理想、价值观相同。在婚恋关系上,志同道合主要是指双方的社会关系与生活理想基本一致,并且相互爱慕、相互理解。
(2)对待恋爱认真、谨慎
恋爱不是随便的,否则就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负责任。
首先,只有经过严肃认真的思考做出选择确认恋爱关系,才能拥有幸福的爱情,否则容易出现恋爱游戏的观念,甚至出现三角恋,最终对三方都造成影响和伤害。
其次,在恋爱过程中,在表达爱的方式的时候有需要认真、谨慎,否则容易出现过火的问题。
第三,对待失恋也要认真、谨慎。双方应当和平交流,按照意愿解除恋爱关系,失恋后不可失去基本理性。
2.2.3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理论基础
恋爱、婚姻与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都有很大关联。在大学生群体中,对恋爱问题、与异性产生交往疑惑问题的人非常多,甚至有人以为失恋问题出现 倾向,这都是不能正确看待恋爱关系的表现;另外,由于性发育的特点,大学生的 望与意识都非常强烈,婚前性行为、未婚先孕等问题都是由此产生的。
2.3文献述评
3研究设计
3.1总体设计
可以看到,目前针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基本概念、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成果。但大多数研究多停留在较为初级的定性的调查分析,多为观点论述,而缺乏全面的、实证的、深层的、系统的研究;另外,许多学者都是通过社会学与教育学的角度对大学生婚恋观进行分析,很少对他们婚恋观形成的心理成因进行分析。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的婚恋观现状进行调查,并纳入个体的差异,包括教育背景、性格特点、性格特质等因素,真正对大学生群体的婚恋观及影响因素作出全面的探讨。
3.2研究内容
恋爱观方面:
(1)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恋爱现状
(2)调查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择偶因素、恋爱途径、恋爱态度、失恋态度、恋爱亲昵程度。
(3)分析大学生恋爱观形成的影响因素
婚姻观方面;
(1)了解大学生的结婚动机、家庭模式选择、事业与家庭关系、对离婚的看法以及在校结婚情况
(2)分析大学生婚姻观形成的影响因素
性观念方面:
(1)了解大学生性行为情况
(2)分析大学生性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
5结果与分析
5.1被试者总体情况
表5-1被试者基本特征(n=368)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总计



36

43

50

48

167



36

46

52

47

181

总计

72

89

102

85

348

为使调查结果具有较强的普适性与可参考价值,本研究考量了性别、年级的均衡性。被试者构成比例保持均衡。

5.2大学生的恋爱观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调查大学生的恋爱观主要从以下7个纬度进行,分别是:恋爱现状、恋爱动机、择偶因素、恋爱途径、恋爱态度、失恋态度、恋爱亲昵程度。
5.2.1恋爱现状

根据表5-2所示,本次调查群体当中,有42.5%的学生在处于恋爱过程中,19.8%的学生曾有过恋爱经历;从年级情况来看,大一学生中有33%正处于恋爱过程中,26.4的学生曾有过恋爱经历,而正在恋爱的人数比例随着年纪上升也升高到大四时已经有超过一半,即50.6%的学生处于恋爱过程之中。
5.2.2恋爱动机及其影响因素
恋爱动机:即驱动恋爱行为产生的原因。也就是说一个人为什么要恋爱,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出人的婚恋价值取向,而实际中往往恋爱动机可能出自于多方面的因素,因此问卷列出8中恋爱动机选项提供被试者进行选择。
根据表5-3可以看出,学生群体中选择“寻找人生伴侣”的占比最大,有83.95的被试者选择此项,其次分别为“因寂寞寻找感情寄托(51.7%)”、“证明自己价值与魅力(51.4%)”与“同学与社会的影响(47.7%)”。另外,男生中选择恋爱动机最大的为“寻找人生伴侣”,其次是“因寂寞寻找感情寄托(51.7%)”、“证明自己价值与魅力(51.4%)”,和整体情况一致;女生则略有差别,排在前三的恋爱动机为“寻找人生伴侣”、“同学与社会的影响”、“同学与社会的影响(47.7%)”。进行对比发现,有55.2%的女生都选择了“同学与社会的影响”一项,而男生中只有39.5%选择此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生跟容易收到外界因素带来的影响,恋爱动机的盲目性可能更大。值得注意的是,男生中有39.5%选择了“生理与性需求”这一项,相比之下女生中只有8.8选择此项。从此项调查结果中能够反映,性别是影响大学生恋爱动机的因素之一。
5.2.3择偶因素及影响因素
问卷设计是考虑到大学生选择对象时可能会考虑多种因素,因此列出6中因素供其选择,每一位被试者可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其中3项。
表5-5选择恋爱对象考虑的因素调查表
根据表5-3调查结果显示,对整体受调查学生而言,关于择偶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气质性格(83%)”、“发展潜力(72.7%)”与“相貌身材(60.6%)”。对于男生而言,在选择恋爱对象时,他们主要考虑因素的排名为“气质性格”、“相貌身材”、“发展潜力”,而女生考虑因素排名为“发展潜力”、“气质性格”、“相貌身材”。结果分析得到,男女的择偶因素存在差异,男性跟住中相貌身材,有76%的男生选择此项,而只有46.4%的女生选择此项,也就是说,男性较之女性,对恋爱对象的相貌身材更加在意,而女生则更多考虑对方的发展潜力。
在调查择偶因素,认为学历可能也是一个潜在的印象因素,因此问卷对大学生选择恋爱对象时学历的要求也进行了调查。根据表5-4结果显示,48.3的学生表示恋爱双方的学历没有限制要求,而29.95%的学生则认为恋爱双方应当一直;19.3的学生认为男方学历应当高于女方,只有2.6%的学生认为男方学历需要低于女方,在选择这一项的学生国内观众,男生占比10.2%。
5.2.4大学生的恋爱途径及影响因素
根据表5-6调查结果显示,选择“自己找”的学生占比为83.3%,选择“让朋友、同学介绍”的学生占比7.8%,选择“通过互联网”的学生占比6%,选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学生占比2.9%。从男女占比来看,选择“自己找”的男、女生分别占比79%、87.3%,选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男、女生占比分别为4.2%与1.7%。
采取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在选择恋爱途径这一项时,男女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城市与农村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但年纪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二学生中选择“通过互联网”占比达到12.4%,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大三年纪;而大二选择年级中,选择“自己找”的占比达到71.9%,显著低于大一、大三、大四年级。总体上显示,大学生在恋爱途径选择上拥有撬墙的自主性,可能是因为他们接受教育程度更高,更崇尚自由恋爱的观念。
另外,通过卡方检验发现,对于不同人格类型的学生而言,其选择恋爱的途径也存在显著差异。对于那些精神质量表得分较高的人群,更多选择“通过互联网(19.7%)”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9.1%),分析认为可能是这一类人群内心孤独,对他人并不惯性,因此倾向于通过间接的途径恋爱。
5.2.5大学生对恋爱的态度
问卷通过调查学生对于学业/工作与恋爱哪个为重的观点来调查大学生对恋爱的态度。

根据表5-7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学业重要的学生占比52.9%,选择同等重要的学生占比42%,只有5.2%的学生认为恋爱重要。通过卡方检验,关于恋爱与学业关系选项,在男女生、不同年级之间都显示了显著差异。其中认为学业重要的女生显著高于男生,而大二学生对恋爱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大一年级。
根据表5-8调查结果显示,选择“要这份工作,但尽量维持爱情“的学生占比84.8%,选择“要这份工作,直接放弃爱情”的学生占比6.6%,选择“不要工作,维护爱情”学生占比为8.6%。
通过卡方检验分析得出,男女之间、不同年级的学生针对恋爱与工作的态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5.2.7大学生对于失恋的态度
对于恋爱的态度能够直接影响个体在失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情绪状态与行为,尤其对于一些心理比较敏感、内心脆弱的人,有时候失恋的打击可能仅仅次于死亡,也有新闻报道因为失恋问题导致轻生的惨剧发生。因此问卷着重对此进行调查。
根据表5-9调查结果显示,58.6的人选择了“选择接受,不能让失恋妨碍生活和学习”,只有极个别人选择“不能接受,纠缠不休甚至报复”,结果反映当下学生对于失恋的态度整体理性、健康。卡方检验表明,男女生之间,不同年级之间对此项问题没有显示出显著差异。
另外,卡方检验表明,不同人格类型的学生所采取的失恋的态度存在显著性差异,选择“不能接受,纠缠不休甚至报复”的概率与精神质得分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同样与这一类人群内心孤独存在一定关系。
5.3大学生婚姻观及其影响因素
问卷从结婚动机、结婚对象标准、婚后生活、离婚看法这几个纬度调查大学生的婚姻观及影响因素。
5.3.1结婚动机及其影响因素

学生群体中选择“因为真心相爱”和“组建家庭”的占比最大,分别为92%和91.7%的被试者选择此项,其次分别为“繁衍后代”、“为了经济目的”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学生观念认为婚恋的结合是真心相爱产生的结果。另外,选择“为了经济目的”和“为了性的需求”中男生有36.5%,足足是女生的三倍多。
5.3.2大学生选择结婚对象标准
问卷中列举14种选择结婚对象标准,被试者从其中选择3项。
表5-11 大学生选择结婚对象标准的调查结果表
根据表5-11的调查结果,大学生选择结婚对象,最在意人品(79%)、能力(64.7%)和爱情(40.2%)。其中男生选择结婚对象,主要看中人品(77.2%)、能力(54.5%)和爱情(41.1%);女生选择结婚对象,主要看中人品(80.7%)、能力(74.0%)和爱情(41.1%),男女均注重对方人品与能力,但是在“外貌”这一选项上,男生选择比例远远高于女生。另外,大部份大学生对于贞洁、家庭背景比较淡化。
5.3.3如何看待爱情与婚姻的关系
结果显示,“婚姻使爱情得到了升华”、“婚姻会使爱情趋于平淡”和“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在男女生之间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婚姻会使爱情趋于平淡”的比例最高,达到27.5%,而“婚姻会使爱情趋于平淡”的比例仅为38.1%,“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比例仅为4.9 %,这一结果表明,女生对“婚姻会使爱情趋于平淡”的选择比男生更加积极。结果显示,大二学生中有10.1%的人选择“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相比之下,22.2%的学生更倾向于“婚姻会使爱情趋于平淡”,这一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年级的学生。

现在大学生的思想都比较开放,他们只有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人,才会选择去结婚,但是一旦结婚了,这样的婚姻也特别的牢固。

大学生的婚恋观就是只要有爱情就可以结婚,物质方面并不是一切。

大学生觉得结婚一定要找自己喜欢的人,一旦和对方结婚以后,就需要为自己的婚姻负责。

大学生婚育观念变化:未来结婚意愿高于预期!这说明了什么?

第二,把结婚想象的太美好。曾经的我真的幻想过结婚的场景,我也想着跟自己喜欢的人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一起携手渡过后半生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却是我不否认这样的生活是美好的,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这样的婚姻,等到大家毕业之后就会发现跟一个喜欢又合适的人结婚真的很难,毕业几年之后结婚的...

如何看待大学生未来结婚意愿高于预期这一数据?你的结婚意愿是怎样的?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未来的结婚意愿高于预期,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起码能够证明大学生对婚育的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尽管平日里他们强调恋爱和婚姻自由,但是在面对所喜欢的对象时,依然会对婚姻抱着美好的期待。如果我本人也是一名大学生的话,大概不会排斥婚姻,毕竟能够组织一个健全、温馨的家庭,是...

好消息!大学生未来结婚意愿高于预期,该如何塑造积极健康美好的婚育观?

大学生未来结婚意愿是高于预期的,想要塑造出积极健康美好的婚育观就必须让大学生们知道结婚后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

意外!大学生未来结婚意愿高于预期,大学生的婚恋观是什么呢?

近六成大学生希望在26岁-30岁时走入婚姻殿堂,大学生未来结婚的医院高于大家的预期结果,这个结果的确让人觉得有些意外和惊喜,但是他们对于婚育的价值基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更看重婚姻的精神情感支持功能,

据调查:大学生未来结婚意愿高于预期,能否因此提高生育率?

大学生未来结婚意愿高于预期。根据2021年数据显示,全国结婚人数低于800万对,从2013年到2022年结婚率呈直线降低趋势,生育率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很多机构和媒体针对大学生婚育观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在调查中显示“近六成大学生希望在26-30岁进入婚姻的殿堂”,年轻人的婚姻观念慢慢在发生好转,...

调查显示大学生未来的结婚意愿高于预期,大学生结婚更看重什么?

调查显示大学生未来的结婚意愿高于预期,而他们更看重的就是精神方面的支持,希望另一半能够和自己三观相似,在一起相处的很舒适。不过大学生对于物质方面的需求也是比较重视的,但并没有精神需求那么的强烈,只有两个人可以吃好喝好,不会过太苦的日子就行了。现在的结婚率确实是比较低的,很多人根本...

大学生婚育观念变化引关注,未来结婚意愿高于预期!为何会发生此变化?

一,大学生的结婚意愿有明显提升,和生活条件变好有一定关系 现在的零零后和九零后基本上家庭条件是比较好的,起码来说吃喝不愁,并且父母相对来说还比较年轻,家里面的兄弟姐妹也比较少,负担比较轻,所以家里面可以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年轻人接受的教育水平也比较高,有能力养家糊口,负担自己的生活,...

大学生未来结婚意愿高于预期,大学生婚育观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大学生未来的结婚意愿远高预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个所谓的数据调查本身并不真实,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根本就不想结婚,很多人也会对结婚保持谨慎态度。即便很多城市已经推出了各种鼓励结婚生子的措施,我们也会发现大学生普遍不愿意结婚生子。特别是对于那些独生子女来说,很多人会认为自己并不具备结婚...

调查显示:大学生未来结婚意愿高于预期,这对我国低结婚率有何影响?

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未来结婚意愿高于预期!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消息,大学生们愿意结婚,我们一直走低的结婚率便可以恢复正常,甚至有所攀升!大学生们愿意结婚,结婚率高意味着将来生育率也可以得到保障,如此这般,老龄化严重这一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大学生愿意结婚,这也意味着大学生对于生活和...

大学生未来结婚意愿高于预期,他们对待婚姻的态度是怎样的?

虽然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想要结婚的意愿很高,但其实这也只是一种比较片面的现象,因为大学生只在学校中学习,并没有经历过社会的各种痛苦的经历,也不用面临交房还贷款的压力。因此对于结婚的期许是抱着谈恋爱的想法去的,但其实只要真正的了解了那些每天需要上十几个小时班、每周需要工作6天的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