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点滴网 感知人生智慧分享生活点滴幸福

上海婚姻习俗的参考文献

八字合婚婚姻走势旺夫女人姻缘分析

上海结婚的风俗的独特之处 :
旧式婚姻,男女双方的结合,率多为媒说之言,父母之命。上海开埠后,已对此俗加以摒弃和改良,大多是由男女双方,经人介绍,在约定地点,互看人选。 此谓之“相亲”。也有男女双方自己结识之后,约定地点,请双方家长来识看一下,也称之为“相亲”。 双方相看满意后,还要挽请德高望重者来作媒人正式说合,由于此媒人实际并不担任介绍作用,故被称作“现成媒人”,从中亦可见“婚嫁必得有三媒六证”之旧俗的影响。
早在清末,上海便流行留一种"通脚"的习俗:男女经媒人介绍定亲后,为了要了解对方的人品和家境,在正式结婚之前,姑娘在媒人的陪同下,带着礼物,第一次去拜见未来的公婆、长辈和丈夫。 从此以后,姑娘便可以随时去婆家(但不能过夜)。 起初,这种婚俗仅限于浦西,而且只有女方才拥有这权力,谓之"女通脚",又称"过门妇女"。
后来,随着浦西又出现"男通脚",这种风俗也传到了浦东。 象这种婚前可相互见面(而且出女方处主动地位)的习俗,在封建社会的 ,别地是难以做到的。这种"通脚"风俗给了妇女一点选择的余地。 如果他们在串门时感到对方的家境、相貌以及道德品行等不满意的地方,便有赖婚和退媒的举动了。 女家表示同意后,男家便要行“小礼”,俗称“裁红”,其中便要送上未来姑爷的生辰八字等。 再隔一段相当的日子,男家又要行“盘礼”,并宴请亲友,藉此向亲邻告之婚事已定。
在浦东乡下,这一“谒岳”仪式是放在女家担嫁妆前一天的,准新郎挑了装着公鸡、青鱼、猪腿、自鹅以及干果等礼品的“上盘头”到女家去,女家招待准女婿以茶点,然后告诉他女家有多少嫁妆、需要多少普绳、单杠、落担等,因为这是要男方准备好以后,第二天来把嫁妆接去,而不是由女家送去的。 在浦东乡下 (特别是奉贤一带)男家去女家迎嫁妆,习俗上还有很多花头的。
隔夜,女家已把所有嫁妆放在客堂内,就像办博览会一般招徕四邻参观,以显示自己的富有。 这里亮妆尚未尽兴,那里从男家出发来迎妆的一群拿着贴有“囍”字扁担、罗筐的青年人(人数须成双),已赶到了女家门口,并放响了迎妆鞭炮。 按照习俗,男家迎妆者此时一切行动都须听女方父兄的指挥,如迎妆工具要放在固定的地方:杠棒和扁担靠在场院柴堆旁,罗筐和篮子放在场院上。
习俗是此时女家要表示“生气”而不发妆,男家迎妆者则敲锣放鞭炮不停地“催妆”。这样便引来更多的观看者,使男女家都感到满足。如是约1~2个时辰后,新娘哥哥征得妹妹同意后开始发妆:先马桶,再铺盖、衣裳箱子„„,这时迎妆者站在门外,至多也只能踏进一只脚在门槛里接妆,以免“抢妆”之嫌。 至于发妆先发马桶,因为这在上海习俗中马桶又叫“子孙桶”,旧时妇女生产都是在家进行,孩子便接生在马桶中,故马桶是预祝新婚后瓜瓞绵绵、子孙繁延的重要物事。 嫁妆接到后,男家小伙们一路挑回去不能中途停歇,有的从女家出来时还须朝东或朝南方向跑,称之“兜青龙”,习俗以为如此大吉大利。
在上海川沙一带,酒席只款待媒人、亲戚,邻里间则分赠以团子。盘礼的“盘”至少需4条,多或6条、8条乃至12条。盘中最要紧的是送给未来新娘的首饰,一般人家用银质的,中产人家用金质的称“全金六 更有那富有人家用珠、翠、钻石的,称“全钻六礼”。首饰之外,盘礼还要送花草,即吉祥草、万年青、茶叶等,前两样是祝福男女结合吉祥长青,后一样茶叶则是古代茶礼习俗的遗痕,因古人以为“茶不移本,植必子生”,结婚送茶叶为礼,取其“不移志”之意。 礼盘被送至女家后,女家除将盘礼中的首饰,花草全行接受之外,其他的盘礼,每样都只收受一半,余下的一半再与添加的衣料、鞋帽,以及金表、眼镜等,一并作“回盘”之物,再行送还给男家。 在正式迎娶新娘的前1~2日,由女家行“大盘礼”,上海又俗称“拿衣裳”、“担嫁妆”。 这本是件高兴的喜事,但由于是女儿就此要离开娘家,故习俗要求显得悲戚。
尤其在浦东乡下,准新娘坐在嫂嫂身边,看嫂嫂为自己缝嫁妆用的红绿被头,待缝毕,便用一大块绸缎被面把被头、枕头打成铺盖,这叫“被捎”。 然后爹娘亲手把女儿嫁妆中的被头、衣裳、料子一件件递给哥嫂,由他们一样样放入箱中,以示女儿从娘家带走的东西,哥嫂都晓得,此谓“填箱”。
至此时,母女便开始对哭,这并不是涕泗横流的痛哭,而是一种哭腔的歌唱,习俗谓之“哭嫁”,并有一定的旋律与内容,称之“哭嫁歌”。 如:“娘的宝贝囡啊,爹娘听啥未事拨拉依啊,委屈伲个宝贝囡啊„„”“我的亲姆妈啊,囡要到人家去啦,不能孝顺依啦„„”等等。 “大盘礼”送至男家,俗例男家要设筵宴请至亲好友,叫“请装酒”、“看装酒”,以对女方过门有多少嫁妆作一见证。 然后,新郎官便要到女家去谒见丈人,并送去一桌酒筵,以感谢丈人送来的嫁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乱世佳人苏青:张爱玲已经大红大紫,而我仍然活在旧上海的阴影里

《结婚十年》是典型的「 ”苏青体”,毫不讲究谋篇布局,通篇顺叙,如话家常;其语言是白话口语和书面语的结合,叨叨不已中常有一种「 ”意想不到的隽逸”,令人兴味盎然;这里活跃着一个介于新旧之间矛盾不已,但仍然坚持着自己走下去的、倔强的女性形象,这个形象有血有肉、有个性有缺点,与她自己是如此接近,有时令人...

上海买办社会生活的多元面貌:职业、教育与生活探析

六、家庭与婚姻 1. 家庭结构: 买办的家庭构成,反映出他们的社会联结。2. 婚姻圈: 买办婚姻选择,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婚姻观念。七、宗教信仰 1. 宗教多元: 从天主教到基督教、佛教、道教,买办信仰多样。附录与参考:1. 契约书样例: 展示买办的契约交易细节。2. 名录与会员: 记录买办在商会中的角色...

唐代社会概略图书简介

《唐代社会概略》是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在1936年3月首次出版,后于1937年2月推出了再版。这部著作在2009年由吉林出版公司重新印刷,它分为四章二十节,详尽探讨了唐代社会的多个关键领域。首章“阶级”深入剖析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贱民、 、劳动者、贵族以及坐食者等。"风俗"章节则揭示了唐代丰富...

氓的翻译

参考文献:1、朱 熹.诗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李山 解读.诗经.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3、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中西文化对比论文

参考文献: [1] 杨宗、聂嘉恩、郭全胜,《 实用禁忌大全》,1991,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 胡文中、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1998,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李建军、李贵苍,《跨文化交际》,2011,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中西文化对比论文篇2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禁忌的对比 摘要:随着各国之间的交流日...

关于酒文化的论文

参考文献: [1]米歇尔?爱德华.红葡萄酒鉴赏手册[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 [2]侯淑琴.形象礼仪[M].北京联合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0. [3]杨乃济.中西酒文化比较[A].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4. 酒文化的论文篇2 浅谈水族酒文化 水族自称“虽”,汉语译称“水”,是全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我国古骆越人的后裔,ol...

关于论文《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的参考文献

【题 名】美国家庭教育风俗 【作 者】无 【刊 名】妇幼健康.2005(12).-82-82 9/18 【题 名】素质教育要从家庭教育开始——读《世界一流的美国家庭教育——哈佛素质教育理念的成功实践》【作 者】陈慧敏(推荐者)【刊 名】上海教育.2005(12B).-61-61 10/18 【题 名】美国社会的家庭教育...

英汉委婉语对比分析【英汉对比分析在翻译中的运用】

(9)儿女们的生活包括婚姻都由家长主宰。(10)每个大家庭都有自己的宗祠,在那里供奉着这个家族的祖先。(11)每个人都有义务为自己的祖先增光。 (12)现在情况不同了。(13)封建式的大家庭解体了,以小家庭为主。(14)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5)但是人们对家庭的依恋却依然如故。“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求传统文化,民间艺术论文,

参考文献:[1] 唐德阳. 文化的源流[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94:16.[2] 李学英,舒彤. 传统图形赏析[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94:16.[3] 杭间,何洁,靳棣强.岁寒三友[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4] 赵炬宇,赵强. 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平面设计[J].艺术探索,2006,20(4):84-8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