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点滴网 感知人生智慧分享生活点滴幸福

从委禽到纳财,古人结婚有彩礼吗?

古代的结婚程序复杂,送彩礼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至于彩礼要送什么,不同朝代其实,送的东西不一样。《周礼》出现后,对结婚仪礼规定了六个环节,纳征就是收取聘礼。不过和现代的彩礼意义大大不同。每个朝代的聘礼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

上古时期,纳征多用鸟兽,执雁为礼、配以鹿皮。
周朝和战国时期,聘礼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纺织品。还对数量做了规定,“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意为聘礼不超过200尺纯帛。
汉朝,聘礼从象征意义开始变成物质要求,除了大雁、布匹,还要有羊、米、酒等近30样东西,金钱开始出现在聘礼里。

到了唐代,民族大融合使得聘礼反而减少,由30多样变成几样,唐朝还对彩礼的上限做了规定。如:三品以上官员,彩礼不得超过绢300匹;五品官不能超过二百匹;七品官不得超过一百匹;八品以下不得超过五十匹。下限无要求。
经济繁荣,而且已婚女性的家庭地位取决于嫁妆,所以流行的是厚嫁,比如范仲淹为苏州范氏家族制定族规:族里男孩娶亲,聘礼统一按二十贯的标准;族里女孩出嫁,嫁妆统一按三十贯的标准。
此时茶叶成了聘礼中必备物品,取其“从一而终”的含义。订婚时“下茶”,结婚时“定茶”,同房时“合茶”,称为三茶礼。延至明清,茶礼更加成熟和盛行。

元代,风格大变,由厚嫁转为厚娶,男方必须置办猪羊美酒、花红表里以及大笔的聘金做聘礼,有记载民间中产家庭娶妻经常要花费宝钞1300贯左右,几乎要花光全部家产。连忽必烈都在1271年颁布天价彩礼令:
官员:一品、二品五百贯;三品四百贯;依次递减,八品、九品一百二十贯。
庶人:上户一百贯;中户五十贯;下户三十贯。
可惜禁令用意虽好,却在民间没有任何约束力。因为规定中有一句关键的话“德君和同不在此例。”就是协商可以不拘此令,突破上限。

明朝关于岭南一带的聘礼有记载:凡三等人户之下聘,用酒一埕,鹅两只、布两匹、茶一盒。
清朝一普通家庭的聘礼清单:礼银六十四两,迎送彩银八钱,叩门彩银四钱,净增彩银六钱,掌翰礼一两,迎书彩银八钱,物品若干。
《礼记》中说:“纳征者,纳聘财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聘礼一旦收付,意味着婚约成立,男女双方均不能随意反悔。梁祝里的祝英台和《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都是因为受了男方家的聘礼而不得不嫁,最后酿出悲剧。

古人结婚的时候有聘礼,但是数额没有如今的彩礼那么多,自古以来,迎婚嫁娶都需要一定的礼节

是有彩礼的,不过他们的彩礼一般都比较简单,这只是作为一个形式而已,给了就是心意。

古人结婚其实也是有彩礼的,因为那个时候他们需要下聘书,而且要抬轿子去娶自己的妻子。

从委禽到纳财,古人结婚有彩礼吗?

《礼记》中说:“纳征者,纳聘财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聘礼一旦收付,意味着婚约成立,男女双方均不能随意反悔。梁祝里的祝英台和《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都是因为受了男方家的聘礼而不得不嫁,最后酿出悲剧。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结婚彩礼是从什么开始的?

彩礼是现代 保留旧有婚姻习俗的情况下,男方支付给女方的订婚钱。法律对彩礼没有明确规定,可视为彩礼的范畴。彩礼是 传统婚礼程序之一,又称财礼、聘礼、订婚礼等。婚礼上的彩礼用于购买家具、家电、衣服等,也可用于支付新娘的宴请费用,还有的彩礼直接作为新娘的嫁妆由其自由使用。 古老的婚礼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