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婚俗的佤族婚俗
青年男女结婚一般都选择在农闲季节:一是在农历四月,即佤族举行砍牛尾巴祭祀活动到盖木鼓房前这个月内;二是九月至十二月之间,从修完房屋晒台到祭祀水鬼这段时间内。佤族姑娘出嫁,父母要为她准备嫁妆。嫁妆主械有衣服、被盖、纺织工具和生产工具。姑娘出嫁时所戴的银器饰品一律不陪嫁,而是采取借戴的形式,借戴一两年后归还娘家,要不就由新郎家出钱购买。佤族的结婚仪式比较简单,婚期共三天。第一天,男女双方各自请本寨的乡亲们来吃一餐酒饭。第二天,男方给女方家送去聘礼,聘礼中含有部分现金、部分结婚用品和送给女方家的礼物。第三天,父母牵着姑娘的手欢欢喜喜同迎亲队伍一起送到男方家。新娘来到男方家后,由魔巴杀鸡看卦,并对新婚夫妇祝福。历史上,佤族部分地方保留有抢婚的习俗:男方乘姑娘在外劳动之机,邀约伙伴把姑娘抢回自己家里,然后再举行婚礼。这种习俗现已鲜见。佤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历史上也有多妻的现象,在一夫多妻家庭里,大老婆在家庭中没有特殊地位,小老婆也不受歧视。过去,佤族也有转房的习俗。丈夫去世妻子可以转房给弟弟,如弟弟已婚,经嫂嫂和弟媳同意,亦可转为弟的小老婆。如女方不愿意转房,也可另嫁,但必须由新夫家付聘礼给亡夫之弟或同姓家族。夫妻不和,也可以离婚,但若为男方主动提出,则不退聘礼;若女方提出,则要退回聘礼。 杀鸡看卦和背对侧卧谈恋爱在芒堆的佤族青年订婚要经过飞玉(串姑娘)、地亚(抢姑娘杀鸡看卦)、都帕(送定亲礼)三个阶段。在飞玉(串姑娘)中,主要有唱情歌和“散海”(梳头)两种形式,其中尤以“散海”(梳头)最为有趣。“散海”是由女青年中年纪较大的自愿作为代表,轮流给小伙子们梳头。凡是参加“飞玉”的小伙子都要接受姑娘的梳头。在梳头中,姑娘小伙窃窃私语,相互试探对方对自己有无爱意。如果双方比较投缘,那么姑娘的动作就显得柔和多情,故意拖长梳头的时间,即使其他人有意见,他们也是不会在乎的。“地亚”是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时机已经成熟,考虑婚嫁了,但必须让伟大的“梅神”知道和同意这件事,所举行的抢姑娘杀鸡看卦活动。“地亚”这天晚上,小伙子和他的媒人约上几位同伴,假装到姑娘家“串”。到夜深人静时,人们都已熟睡了,媒人示意姑娘走出房门,姑娘一跟出来,未婚夫就将她的抢了跑。姑娘追上去要未婚夫还她包头,小伙子说:“你的包头已经是我的了。”然后又向前走,如果姑娘不走,其他人就推着她走。这时是姑娘选择自己终身大事的关键时刻,如果不同意或临时变卦,她就必须大声喊叫父母亲友将小伙子们赶走。如果同意,她就会假意要包头,一路跟着未婚夫到男方家。到了男方之后,人们杀鸡祭神,求神让婚姻顺利成功,接着大家高高兴兴吃鸡粥。到了第三天,未婚夫就可以带上媒人和礼物去女方家中说亲了。定亲之后,还要经过三次“都帕”,每次都有严格要求和标准。第一次要送“百来惹”(氏族酒),要6瓶,给女方父亲氏族的男掌家人吃;第二次要送“百来孟”(邻居酒),也是6瓶,给村寨中人吃;第三次要送“百来拔西歪”(开门酒),只要一瓶,给姑娘的母亲吃。在云南沧源一带的佤族,还有一种独特的男女恋爱方式:男女青年背靠背躺在地上谈情说爱。小伙子向姑娘赠送东西表示求爱之后,就可以到姑娘家去幽会。不论什么时候,是否有人在旁,小伙子一进姑娘家,就侧躺在院子中间,这等于告诉姑娘家人,求婚的小伙子来了。遇到这种情况,姑娘的家人会无动于衷,继续做自己的事。而姑娘无论是否同意,都要从竹楼中走出来,躺在小伙子身边,两人在众目睽睽下背靠背地窃窃私语、情意绵绵。如果姑娘同意小伙子的求婚,她会慢慢转过身来,和小伙子面对面地谈话对歌,一直到海誓山盟,才从地上站起来。小伙子在姑娘和家中成员的欢送下,高高兴兴地离去。如果姑娘无意,那么她虽然也躺在地上,但对小伙子的情话会闭口不答,小伙子讲得口干舌燥,眼见无望,也会知趣地爬起来,另外再找对象。 同姓不婚同姓不婚是佤族缔结婚姻关系中最严格的戒律。同姓,是指出于同一祖先,具有血缘关系的佤族群体。为了制止同姓婚姻,佤族不仅用非常严厉的民族习惯法进行防范,而且还借助于鬼神来加于禁止,并世世代代的沿袭下来。除了必须恪守同姓不婚之外,佤族男女婚恋是相对自由的,少有外界干预或父母包办的现象。到了男当婚,女当嫁的时候,青年男女就要进行谈情说爱的社交活动,开始“串姑娘”了,那是一段充满诗情画意和浪漫色彩的时光。串姑娘“串姑娘”的场所是非常质朴而又浪漫的园地。爱神在这里显现,感情在这里交融。 一个个涉入爱河的青年男女在这里尺情互吐心曲,编织爱的故事。通过 “串姑娘”,男女互相产生感情。有了爱意之后,一对对男女在“串姑娘”处互相搂抱并睡到一起进行梦卜。梦到果实累累的芭蕉、栽竹子、牧牛、是吉兆 ,认为爱情可以发展,直到结为夫妻;如果梦见树倒、太阳、星星、月亮下落,则是凶兆,认为只能终断爱情,另找有情人。梦卜佤族男女青年睡在一起进行梦卜,是一种习以为常的风俗,但绝不允许发生性关系 ,若有违反要受到寨人惩罚。青年男女确定爱情关系后,男的不能再去串其他姑娘,女的也不能再接受其他的小伙子求爱了。男的要到女方家里劳动一段时间,接受女方父母对其为人、劳动技能 、是否勤劳等等方面的考察。通过考察,女方父母同意,姑娘也同意,婚事就能办成。父母不同意,女儿同意,婚事也能办成。父母同意,姑娘反悔,婚事就办不成了。
佤族婚俗佤族婚俗
佤族的婚俗独特且富有仪式感。青年男女通常选择在农闲季节结婚,一是农历四月,伴随砍牛尾巴祭祀活动和盖木鼓房的准备;二是九月至十二月,新房晒 工和水鬼祭祀期间。新娘出嫁,父母会准备嫁妆,包括衣物、被褥、纺织工具和生产工具。银器饰品则采用借戴形式,婚后一两年归还或由男方购买。婚期共三天,第一...
佤族文化特色:佤族人的婚恋习俗
佤族婚俗介绍(一)青年男女结婚一般都选择在农闲季节:一是在农历四月,即佤族举行砍牛尾巴祭祀活动到盖木鼓房前这个月内;二是九月至十二月之间,从修完房屋晒台到祭祀水鬼这段时间内。佤族姑娘出嫁,父母要为她准备嫁妆。嫁妆主械有衣服、被盖、纺织工具和生产工具。姑娘出嫁时所戴的银器饰品一律不陪嫁...
佤族的婚俗
佤族的婚恋比较自由,有“串姑娘”(即谈恋爱)的习俗,小伙子到了十七、十八岁的时候,就开始“串姑娘”了。但佤族的“串姑娘”多是以群体方式进行的,在正式确定恋爱关系之前,单独活动的较少。且此“串姑娘”的活动,多以男子主动。佤族的青年男女结婚一般都选择在农闲季节:一部分选在农历四月,即...
佤族婚俗
佤族的婚俗体现出其独特的自由观念,年轻人在十七八岁开始步入社交阶段,这一过程被称为“串姑娘”。然而,佤族的“串姑娘”并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以群体活动为主,通常由男子主动出击寻找心仪的对象。婚期的选择在佤族文化中有着特定的季节安排。一部分人选择在农历四月,这个时期是砍牛尾巴祭祀活动和盖木鼓...
佤族婚俗云南佤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重要节日
是他们重要的宗教仪式,象征着生命、兴旺和神灵的联系。新木鼓的制作和庆祝活动,展现了他们的集体精神和对祖先的敬仰。农业社会的佤族,通过"新米节"庆祝丰收,这个节日在农历七八月间举行,象征着对谷神和祖先的敬奉,以及对丰收的期盼。1991年后,新米节被统一设定为八月十四日,成为了佤族的重要节日。
佤族婚俗的云南佤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重要节日
佤族人喜饮酒、嚼槟榔,嚼槟榔会使许多人染成黑齿赤唇,以此为美。饮酒的酒具多用竹筒,节庆、婚丧、待客、议事时都要按传统礼仪敬酒。佤族待客敬酒习俗多样,主人自饮一口后递给客人,客人需喝干,以表示坦诚。另一种形式是主客均蹲,主人递酒给客人,客人接过后先倒在地上一点或弹在地上一点,意...
佤族有趣又独特的“谈恋爱”方式
佤族的婚姻,大都是通过自由恋爱缔结。结婚的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多男大女小。但青年男女从十五六岁便可开始参加谈情说爱社交娱乐活动。这种恋爱活动,俗称串姑娘。串姑娘是以群体方式进行。在正式确定恋爱关系前,单独活动较少。在此活动中,男子一直处于主动地位。串姑娘主要是在晚间进行。没有特定的...
佤族的男孩是怎么追女孩的
佤族婚俗介绍1 佤族家庭属下父系制,女子一般从夫居。佤族青年男女结婚前,男子要为女方家干一段时间的活,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以作为对娶走女方姑娘的补偿。这种形式带有从妻居到从夫居过渡的痕迹。 青年男女结婚一般都选择在农闲季节:一是在农历四月,即佤族举行砍牛尾巴祭祀活动到盖木鼓房前...
佤族婚俗的云南佤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重要节日
佤族自古以来就繁衍生息于云南西南部气候温暖、翠竹成林的阿佤山区。他们住的是竹楼,吃的是竹笋,用的是竹碗筷、竹勺,坐的是竹凳,睡的是竹床。竹,在佤族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服饰习俗上,便是用竹篾做成大大小小的圈圈,饰挂于身体各部位。佤族的婚姻,大都是通过自由恋爱缔结的。结婚的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
什么是“奶母钱”和“买姑娘钱”?
女方家庭在女儿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养育成本,在佤族婚俗中以“奶母钱”的形式体现。这一费用通常包括一头猪、一坛酒、一竹筒饭以及一定数量的金钱。男方在结婚时,除了承担婚礼的全部开销,还需向女方家族支付这笔费用,以示对女方家长的尊重和感激。“买姑娘钱”是佤族传统聘礼中的一部分,象征着新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