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婚礼习俗有哪些?
楼主说的那个是具体一个地方的风俗吧 我不太清楚
东北婚俗
东北地区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区,除了大多数的汉族以外,还有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一些文化相互融合,就形成了东北地区独特的文化现象。婚俗也是一样的相互融合,有自己的特色。
先说定亲。在我们东北地区,定亲一定要有媒人。就算李家的小伙看上了张家的姑娘,两人你有情来我有意,两家的大人也没啥意见,但也要象征性地请本村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来给做个媒人。这就叫明媒正娶。这种媒人最好当,只是在两家之间就一些面子上不好说的话,给传传话儿。无非是什么一些彩礼钱的事情。
谈到彩礼。彩礼分头茬礼和二茬礼。就是分两次把达成协议的彩礼钱拿给女方。这也不是随便的就拿过去,也要有个仪式叫过礼。过礼时,两个年轻人和双方的父母,还有三姨二姑妈等等和媒人相会在男方家里。女孩要给在座的各位敬烟,相互引荐,认识一下。
过完礼之后,这准新娘就会用这笔钱给自己置办嫁妆。这以后呢,要看两个人相处得怎样,婚期定在什么时间。一般不会拖得太长时间,因为,只要不结婚,逢年过节,男方家里都要把姑娘接来过节的,这过节也不白过。男方家里的父母是要给没过门的准儿媳一笔钱。所以时间长了,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一般人家都是定下来以后,一两个月,三五个月不等,就张罗迎娶了。在迎娶之前,还要有第二茬礼要过。这次就把还差的余额一次性的付清,这一次又不必非要有个仪式了。一般由媒人把钱给姑娘带过去就可以了。也有的叫“干折干卷”,也就是讲好了多少彩礼钱,一次性的付齐,没有第二次了。
要是有的人家有大龄的男女青年,眼看着一年比一年年龄大了,可是婚事就是解决不了。不是高不成就是低不就,就要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零点放鞭炮的时候,要那个年轻人搬一下“荤油坛子”。东北人家都吃“荤油”,就是猪大油。这就寓意“大婚动了”,表示着这青年人来年婚事会有结果了。
订婚以后,一般在年底秋收以后,就要准备迎娶了。东北的广大农村地区,有农历冬腊月娶媳妇的习俗。这主要有以下原因。冬天,卖了余粮和一些农产品后,是农民一年中最有钱的时候;还有,一些人家也还有娶个媳妇过大年的传统思想,图个喜庆吉利。
农村娶媳妇也有自己杀猪的。自己杀猪经济实惠,除了娶媳妇办酒席用之后,也好剩下过年吃。一般人家娶媳妇都是置办三天。第一天,就是搭“喜棚”,用木杆和苫布在院子里搭个喜棚。再有就是杀猪,做一些准备工作。这一天没有外来的客人。都是家里的直系近亲属,东北叫“坐堂客(qiě)”,什么叔叔、姑姑、姨姨、舅舅、表哥表姐等等。这些人来,不光是做客,主要的也是来帮忙的,我们东北就叫“落(lào)忙”。这些人负责搬桌椅洗刷餐具等等好些个活儿。这一天,也不正式的“放席”,厨师只作六个菜或八个菜,简单一点,因为都是家里人吃。第二天,就有外来的客人了。这就要正式的“放席”了,这一天就要有“落头忙”的,也就是在“落忙”的里面,他是“头儿”,领班儿的。类似于今天的司仪,也叫“支客人”。这个角色可是很重要的,婚礼办得顺畅不顺畅,那全要看他的指挥能力了。因为东家此时会忙得晕头转向。而“落头忙”就是东家的全权代表,此人极富有经验。这一般都是村里多年来大家认可的人物,家家办事都要请他来主持。这一天,还要设礼账,把接到的礼金一一记录,以后好记着来往。第三天,这天是正日子,就在这天迎娶新娘。在过去,都是女方送亲。送亲的车天蒙蒙亮就出发了,要赶在天亮之前到婆家。送亲的人数应该是单数,回来时是双数。姑娘上车,就叫做“上轿”,要由娘家哥哥抱着上轿,这叫做“抱轿”,没有亲哥哥的姑娘,就由表哥哥代劳。由族中一位有威望的老人带队。那时姑娘的父母是不可以送亲的。结婚典礼时,要有一位老人代表女方,在酒席前说一些客气话。无非是姑娘还小,不懂事,要男方多多包涵。对姑娘说,要勤俭持家孝敬公婆等等。女方家族中,也要安排一个小男孩“压轿”,到婆家后,要得到一笔“压轿”钱。到了婆家,新娘不能马上随便下轿。要在车门下面垫上一个高粱口袋。新娘要踩着高粱口袋下轿。预示着将来的生活会越来越高。过去,还有迈马鞍子,过炭火盆的,新娘的怀里要兜着用红布条绑在一起的斧子和两棵大葱。寓意着有福和过日子充足充裕。新娘还要蒙上红盖头,一些同龄的小伙伴,就用拌上五彩纸屑的五谷粮,往新娘身上抛洒,有的调皮的孩子,就使劲地打新娘。这时,那姑娘的伙伴,年轻的伴娘就要掩护新娘,“且战且退”,往洞房里走。这时眼疾手快的新郎就要一把扯下新娘的红盖头,搭在洞房的房门上,不可带着进洞房的。传说,那样不吉利。新郎这天也有特别的装束,那就是披红。所谓的披红,就是一些近亲,新郎的三姨二姑妈给新郎披红布,一般都是用红被面代替。这也有讲究,披得越多就越好,人气越旺。
进了洞房后,炕上要铺一床新被,新娘和新郎要抢着坐在上面,谁坐的面积大,将来谁最有福气,这叫做抢福。一般新郎都是象征性的坐一下。接下来就是新娘洗脸梳头。这洗脸,要满满的一盆水,盆里要放上一些硬币。娘家来的一位小姑娘,要给挂幔帐。这事,婆家是要给劳务费的。接下来,就是坐席。席间就是新郎和新娘给来宾敬酒,新郎引荐认识一些亲戚。此时,“支客人”要全程陪着。答复“娘家客”一些问题。此时“娘家客”有着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婆家生怕哪点招待不周,被人家挑理。吃完饭后,总算“三拜九叩”忙完这一段了。娘家人要走了,还要给娘家拿上四双碗筷和一块肉,这叫做“离娘肉”。终于打发娘家人走了,公公婆婆此时长出一口气,总算把媳妇娶到家了,脸上还是喜气盈盈的充满笑意。
晚上还是一样的闹洞房。在此就不一一细说了。无非是一些姑娘小伙戏弄新娘新郎。晚上,还要给新娘做一碗宽宽的面条,叫做宽心面。意思是新媳妇不要想念娘家,心里宽宽的不上火。有的人家,晚上还要请一位漂亮的惹人喜爱的小男孩睡在新人的炕上,叫做压炕。希望新人将来也生个胖小子。
然后就是三天回门。当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娘还不能在婆家过,要到一些直系亲属家去“躲灯”,迷信传说那三天,新媳妇不能看见婆家的灯,否则,方公公。就是对公公不吉利。
东北结婚风俗有哪些
东北结婚风俗有很多,以下列举一些:1、发轿娶亲:选定娶亲吉日,由男方派人携带彩礼到女方家迎亲,女方将新娘送至男家,途中需要跨过火盆和马鞍。2、拜堂仪式:新娘到达男家后,先要拜天地、父母,然后与新郎行拜礼相认。3、闹洞房:在东北结婚风俗中,闹洞房是婚礼的尾声,新郎新娘会一起被亲戚朋友“...
东北的结婚习俗有哪些?
1.烤全羊:在东北,烤全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结婚仪式。新郎家会在婚礼前一天烤一只整只的羊,表示对新娘家的尊重和慷慨。在婚礼上,新郎会把烤羊带到新娘家,与新娘家人和亲友们分享,象征着新郎家庭和新娘家庭的融合。2.手绘喜字:在东北,新郎和新娘会在婚礼前一起手绘一对喜字,用来装饰婚房。这对...
东北结婚习俗是怎样的呢?
5. 艾草蒸馍:东北新娘家人蒸艾草馍招待新人,艾草具有驱邪祛病之意,象征新娘家人的慷慨善良。6. 砸门:东北婚礼中的传统环节,新郎需破解“关门之谜”才能入门,象征对新人的真爱和决心。7. 点灯仪式:新娘在婚礼前点红色蜡烛,寓意对新家庭的祈福;晚宴上,新人再次点蜡烛,象征纯洁和永恒的爱情。8....
东北结婚有什么习俗 东北结婚风俗流程
东北结婚风俗流程 1.敲门:结婚当天新郎去迎亲时会遭遇新娘家人的阻拦,新娘家人会紧闭房门不让迎娶队伍进去所以新郎就要在外面敲门,直到门打开。2.认亲:新郎在接到新娘前要先认识新娘家的各位亲戚。3.新郎改口:新郎改口叫女方父母为爸妈。4.吃面条:一碗面两个鸡蛋,新人要互相喂给对方吃,这样也是为...
东北农村婚礼通常有哪些习俗?
1. 东北农村婚礼的习俗丰富多彩,婚前新郎新娘通常不会见面,以保持婚礼的神秘与喜庆氛围。2. 婚礼的第二天早上,新娘会在娘家等待新郎的到来。东北地区的婚礼通常在中午之前完成,中午以后举行婚礼并设宴的通常是被视为二婚的情况。3. 新娘在婚礼当天会坐在床上,脚不沾地,象征着纯洁与尊贵。她身边会...
东北结婚风俗
4、结婚。按照东北黑龙江的结婚习俗,新娘必须给婆婆头上戴花并改口叫爸妈,当然改口费是有个大红包的,一般是封1001元,寓意着新娘是“千里挑一”的,进了新房,新娘就要开始吃花生和红枣寓意着早生贵子。而新房内的所有箱子和柜子都会堆上硬币,寓意着富贵。接下来就会在婚房中调戏下新人同时照相合影留...
东北结婚习俗有哪些
1. 择日东北黑龙江的婚礼习俗中,选择结婚的吉日被称为“正日子”,这一般由新郎家来确定。而非正日子,也称作“待客日”,则由新娘家决定,通常比正日子早三天到四天。待客日当天,新郎需要在女方家待一整天,款待女方家的亲朋好友。女方家长会在当天在婚宴酒店设宴,宴请所有来宾。新郎新娘会穿上礼服...
东北结婚有什么习俗?
在我的家乡有以下结婚习俗1. 求婚礼节:在东北,男方向女方求婚通常是一个活动,许多人参与其中,像是演唱表演和舞蹈等,从而营造浪漫与热烈的氛围。2. 买妻:买妻原始部族古老的习俗,现在已经不被普及,但是有些地方还是保留了这个习俗。新郎必须支付一定的口粮和礼金才能与女方结婚。3. 喜酒:喜酒是...
东北结婚有什么有趣的习俗?
5. 跳大神:东北地区的婚礼上,常常会有跳大神的表演。大神是东北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表演者会穿上华丽的戏装,扮演各种角色,通过舞蹈和表演来娱乐宾客。这是一种独特的东北文化体验。图片链接:以上就是关于东北结婚有趣习俗的介绍。东北地区的结婚习俗丰富多彩,充满了欢乐和幸福的氛围。希望...
女子结婚有哪些风俗
东北地区的结婚风俗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下是东北结婚风俗的一些主要环节:1. 发轿娶亲:在选定的吉日,男方派遣使者携带彩礼至女方家迎亲。新娘在到达男方家门前时,需跨过火盆、银元和马鞍,以寓意吉祥。2. 拜堂仪式:新娘到达男方家后,首先拜谢天地、父母,随后与新郎共同行拜礼,正式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