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结婚习俗。?是否会和外族的通婚?择偶条件?
白族婚俗
恋爱
白族青年的恋爱活动比较自由,他们通常利用劳动、赶集、节日活动及赶庙会的机会谈情说爱,通过山歌试探对方,抒发感情,寻觅自己的意中人。
提亲
白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其婚姻有三种形式:即嫁女、招姑爷和“卷帐回门”。上门女婿结婚时要改名换姓,婚后有继承权和赡养女方父母的责任。如果女方是长女,下面兄弟较小,就在婚后七日偕丈夫携带被子、帐子回娘家居住,负担赡养老人、照顾幼弟的责任,直到小兄弟长大成婚,才回到男家居住。白族有早婚的习惯,双方订婚后,在结婚前一年,男方必须托媒人到女家求亲,给女方以准备妆奁的时间。除制备各色粗细领挂、全部铺陈帐盖外,单鞋子一件就要做数十双到上百双,以备结婚时送公婆、弟妹、哥嫂、子侄等为见面礼及婚后自穿。
订婚
白族把订婚叫做“发红帖”、“送水礼”。过去白族青年虽然恋爱自由,但婚姻全由父母包办,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指腹为婚。今天则有男女青年自由恋爱,后再由父母主持订婚的。其订婚仪式较为简单,先由男方托媒人要来女方的生辰八字,同时送给女家两瓶酒、两包茶、四盒糖、两块布。若双方八字不相冲克,女家也同意,便将女方生辰八字写在红纸柬帖上,交男方收执,作婚约的凭证。白族订婚后,可以解除婚约,但主动方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若男方提出退婚,女方可以不退还水礼,若女方提出退婚,则必须退还水礼。
婚礼
过去白族的婚礼一般是四天。第一天搭彩棚、迎喜神,晚上贺新人。届时新郎要拜“喜匾”,由家长取字、号为喜名,婚后通用。贺新娘则全村小姐妹与新娘坐在彩棚下,青松铺地,红烛高照,吃着糖果、蜜饯,恭贺新娘。第二天迎亲,新郎坐轿前往女家,迎亲的及伴郎十数人,加上骑马“押礼”的小孩十多人及到女方会亲的至亲亲戚,沿途浩浩荡荡。到女家后,则大门紧闭,要等唢呐声三起三歇表明诚意,才开门迎入,设席款待,新郎则座上,设独席招待。红日西下,经媒人再三催请,新娘才哭着由兄长抱上轿,盖上“开脸红”,新郎由女方父辈敬上马杯,并在其左手膀上扎一朵锦红大花“蔫花红”。到男家后,门前早摆下牲醴一套,有斗、尺、秤、剪、香、腊、纸、烛之类,由端公仗剑执法,退去车马,将新人拥入洞房。是时村中常年多病的人便可乘闹伸手在新娘身上、手上、腿上乱掐,以粘喜气,解除病痛。新人入洞房后,避去别人,由媒人主持喝交杯酒,然后出房待客。晚上还要举行闹新房,俗话说“新娘房中无大小”,尽可以随便。第三天回门。新娘清晨早起,在别人帮助下“收头”,将头发梳成高高的髻,作为成人的标志,然后由新郎陪同回娘家。届时新郎手拿锦花一朵,到新娘家去谢花红,男方至亲至戚也一起去做会亲客,女家设席款待。第四天酬客,折彩棚,招待帮忙的客人。
编辑本段婚俗特色
大理地区白族青年男女,婚前比较自由,婚事大多由自己作主。找对象一般通过“对歌”认识结为知己,然后再经过说亲、订婚、迎新、结为夫妇几个阶段。说亲由男女父母央及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父亲同意后订婚,订婚时男方要择吉日送酒、公鸡和聘礼到女方家,聘礼必带“六字”。茶三斤六两或六斤六两,酒六斤或六瓶,糖果六斤六两等,意在“有福有禄”。女方家以“三道茶”相待表示同意,又称“提亲鸡酒礼”。 结婚时一般要举办三天, 白族新郎新娘
仪式非常隆重。结婚这一天称为“正喜日”。婚前头天叫“踩栅”,这天男方要把嫁妆抬至女方家,晚上在男方家要吹唢呐,演唱“吹吹腔”和“大本曲”一直到天亮表示庆祝。正喜日“男方要在亲友陪同下到女方家迎亲”,新娘要哭别父母兄妹。出门时吹鼓手们要奏吹吹腔《接新娘调》,唢呐声不时与新娘哭声交织在一起。一路上吹打声、逗趣声不断,同伴们边走边向新娘撒米花,还不时掐新娘表示“祝福”。迎亲到家门时,需由新郎同辈兄弟将新娘背和新房,在这一点上还留有早年“抢婚”习俗。 新房内都烧有火堆。新娘入房时家人要在火中烧辣子面,使新娘大咳,在新娘酒菜中加放花椒粉使新娘难以下咽以表示“亲热”和“富贵”,白语中“辣,麻”与“亲、富”同音。新娘新郎要拜天地,拜父母及舅父,用白族八大碗大宴宾客。晚上有认亲仪式,长辈要给新娘见面钱,同辈则闹新房。闹新房时新娘要拿出从娘家带来的炖梅、雕梅、水果、密饯等食物恭敬地给同辈品尝,也叫“摇果酒”。大伙边吃边闹一直到深夜。 第三天新娘要下厨房做鱼类孝敬公婆。婚后三至八日回门,女方家接女婿和女儿回家吃饭。七天后要到本村的本主庙祭本主,求本主保护全家平安,早生贵子。
我也是白族,就我在的地方不管是信仰还是生活跟汉族没什么区别,所以“是否会和外族的通婚?择偶条件?”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但结婚是有些习俗,但也没像楼上哪位说的那样古老传统了。
不知道啊
以前的风俗是不知道了,不过现在大理地区的白族婚礼和楼上的说的差不多,只是经过一代代往下传之后各个小地方又有些差异。
白族的结婚习俗。?是否会和外族的通婚?择偶条件?
我也是白族,就我在的地方不管是信仰还是生活跟汉族没什么区别,所以“是否会和外族的通婚?择偶条件?”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但结婚是有些习俗,但也没像楼上哪位说的那样古老传统了。
白族的婚礼有什么讲究
不同国度,不同民族,自有不同的婚恋习俗。 民间,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男女青年的婚恋方式更是独特奇异,颇具浪漫色彩。白族婚恋习俗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再现,而且也充分验证了白族是一个开放和自由的民族。
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布朗族的婚姻实行氏族外婚和一夫一妻制,纯情的少男少女恋爱和婚姻都比较自由,但也有受到父母干涉的现象。布朗族的丧葬习俗各地基本相同。人死后,请佛爷或巫师念经驱鬼,三日内出殡。一般村寨都有公共墓地,并以家族或姓氏划分开来。通行土葬,但凶死者,有的地方行火葬。
瑶族和白族的民族风俗和文化
瑶族一般不与外族通婚,招赘习俗较为普遍。男女青年婚前恋爱较为自由,利用节日、集会和农闲串村走寨的机会,通过唱歌形式,寻找配偶,双方合意,即互相赠送信物,“各自配合,不由父母”;也有需征求父母同意,请媒说合,方可结婚的。瑶族的丧葬因地区和支系不同而异。如“勉支”大都行土葬。“布努支”...
云南的结婚风俗有什么习惯?
4. 布朗族的洞哥婚礼:布朗族的新郎在婚礼中需进行“洞哥”仪式,象征性地用刀砍开门,将新娘“抢”出,寓意两人永结同心。5. 瑶族的海龙船婚礼:瑶族婚礼上,新娘会乘坐装饰华丽的“海龙船”前往新郎家,伴有伴舞和乐队的陪同。这一过程充满喜庆与热闹。云南的结婚习俗不仅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
云南结婚风俗流程 云南少数民族结婚风俗
以标志此女已是成婚之人。二、云南少数民族结婚风俗大盘点1、白族白族的青年男子在向心仪的女生求婚的时候,女方若同意了求婚,需要送一些糕点给男方。而在婚礼当天,新娘还需要专门制作鱼羹。白族比较注重女子的烹饪技术,所以很多习俗都与此有关。2、羌族羌族的独特婚嫁习俗是“回门酒”,...
我是回族,我女朋友是白族我们俩的感情很好,我前几天把她带回家了我父母对她的影响很好也同意我们俩了,
不同民族的通婚是挺麻烦的,回族有很多规矩,非回族人挺难接受的,所以你只能耐心点,做她父母的工作了,其实也不是不可能的,毕竟以后是你们单独生活。不要让女友去和父母说,你去沟通最好,因为她父母会给女儿施加压力,对你不利!
在白族,为什么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做鱼羹?
背婚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流行的婚俗。每当有十字路口、三岔路或人流聚集的地方,随行的客人都会停下来,把嫁妆做成两堆。让新郎把新娘的嫁妆放在“8”字周围。儿子结婚后,通常与父母分居,组建一个小家庭。谁的父母住在一起,由父亲!母亲们选择和年幼的孩子住在一起。因此,一夫一妻制小家庭...
白族的饮食
寿鞋:云南省洱源县的凤羽坝子里,白族姑娘、媳妇,从小就有学做寿鞋的习俗。不会做寿鞋的妇女,常被人们笑为无能。寿鞋,用大红色的绸缎或布料制成。鞋头拼有寿字图案,图案下用蓝色的丝线绣着一枝素雅的针叶松;鞋帮后跟是对称直角三角形图案;鞋底的三层底。穿寿鞋标志着人已进入高年,福禄双全。才人一般在六十...
白族宗教信仰是什么?
“本主”即本境之主,是白族一个村落或某一地域的保护神。几乎每个村庄都建有本主庙,庙内供奉檀香木雕的或泥塑、石雕的本主偶像。各村所祀的神祇都不相同,每年都有定期祭祀的本主诞辰日。本主神中有自然崇拜之神、英雄崇拜之神、南诏大理国的王族文武大臣,也有外族人物或不见经传的各色人物,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