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结婚仪式是怎样进行的?
婚姻礼俗 说媒 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 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 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 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 也叫“行大礼”,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门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行大礼”前,有的在“大礼”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 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 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迎亲 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 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 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拜堂 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 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边讲:“团团圆圆,璧合珠联”,“观音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 (此礼仪在梅州地区亦已不常见,被现代婚礼模式取代) 中午办酒席,吃婚宴,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份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闹房 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 回门 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送满月 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而往往婆婆对儿媳会严格~ 嫁入3天后要开始干活 传统喜庆习俗 1.诞生礼仪
先提亲,再定亲。然后开始准备结婚了,叫上一群亲戚去女方家接亲,带上聘礼,接回来后就不太清楚了!
现在都是一切从简办的了。一般男方会安排酒席的钱给女方家操 办,也是给包餐的处理。主要的亲人知会下来坐坐而已。另外,能拿多少就多少的礼金给女方.结合自已实际情况.现在的人都 不会说要多少多少的,你拿多了,女方都会购置相应的礼物返回给你的.少点也不会说你.是嫁女.
客家人的结婚风俗是怎么样的?
1. 客家人高度重视婚嫁习俗。古时候,当女子成年后,经媒人介绍,若双方家庭认为匹配,便会交换生辰八字和喜帖。若八字相合,便会选择吉日良辰开始筹备婚礼,并在出嫁时遵循多项传统习俗。2. “叫夜谱”是其中一习俗,即出嫁前两晚,女子的闺房会有女伴陪伴,俗称“就妹仔”。出嫁女子会通过哭唱传统方...
客家人结婚的流程是怎样的
客家人结婚流程详述:完成婚姻的最后一步——归婚。在归婚前一天的下午,男方需准备“三荤三斋”或“五荤五斋”以及相当数量的猪肉,并派人前往女方家敬祖公,这一环节称为“送家神”。女方家收到后,会给来人一个红包以示感谢,随后将所有礼物拿到祠堂祖宗神位前祭拜,说明原因,再用来设宴招待族中...
客家人结婚的流程是怎样的
客家人结婚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送家神:在归婚前一天的下午,男方需要准备好“三荤三斋”或“五荤五斋”以及相当数量的猪肉。男方派人将这些物品送到女方家,这一过程被称为“送家神”。女方家接到这些物品后,会给来人一个红包以示感谢。女方随后将这些物品拿到祠堂祖宗神位前进行祭拜,并讲...
客家人结婚风俗报日子和送聘金
客家人结婚的风俗包含了许多传统仪式和习俗。以下是客家人在结婚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步骤:1. **说亲**:当男孩成年后,父母会寻找合适的对象并通过媒人提亲。媒人会介绍男方的家庭情况、年龄和外貌等。如果女方父母同意,双方会进行进一步的相亲,称为“探人家”。2. **送定(札定)**:确定亲事之后,...
客家结婚风俗赏,看客家人的婚礼流程
在婚礼当天,接亲与送亲成为重头戏。接亲多在午后或深夜进行,男方需携带猪头、鸡公等物品前往女方家。而女方家则会准备酒宴款待接亲者。新娘在出嫁前需由媒人和喜娘梳妆打扮。整个过程中充满了传统与习俗的仪式感。进入男方家后,新娘需等待适当的时机入门。入门时会有鼓炮相迎的热闹场面,而男方父母则需...
客家人结婚怎样的习俗
6. 定亲后,女方会择日去看男方的家,一般在大扎之后,人数众多,不带礼品。7. 男方请算命先生选定婚期,包括新娘出门和归门的时辰,同时择定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8. 结婚前一个月,男方将聘金送给女方,客家人喜欢聘金尾数用“九”,寓意“久”。9. 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方将聘礼和食物...
请广东省惠州市的客家人结婚有什么习俗》
在广东省惠州市,客家人结婚时通常由男方支付聘金,女方则准备嫁妆。结婚当天,新郎会选择一个好日子开车前往新娘家迎娶新娘。车越多,意味着新郎的财力越雄厚,面子也越大。新娘家的姐妹们可能会设置一些障碍,这时新郎需要准备红包,通常几百个,每个一百元左右即可,意在图个吉利。新娘离开家时,通常会...
客家人结婚的流程是怎样的?
五、去迎亲:客家传统婚礼非常注重选择吉日良辰,认为这会影响婚姻的成败。迎亲队伍由媒人领头,带着挑着箩筐的人,一头挑着一对“带路鸡”和一头米酒。队伍还包括规模不小的“八音”乐队,一路上吹吹打打到女家。六、回门:为了感恩娘家的养育之恩,新人在婚礼后通常会进行回门仪式。新娘家会派一...
客家人结婚怎样的习俗
1. 客家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北方人为了避免战乱而逐渐向南迁移的历史事件。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客家人已经分布在全球各个角落。2. 客家婚嫁传统充满温情,并以“六礼”仪式著称。"六礼"包括:提亲、说亲、送定、报日子送聘金、盘嫁妆、接亲和送亲。3. 在提亲环节,无论通过相亲还是自由恋爱,传统...
客家结婚风俗是怎样的客家结婚都有哪些步骤
客家结婚风俗是客家人在婚礼仪式上的传统习惯,其中“六礼”是其核心仪式。这一传统源于古代,至今仍在许多客家地区流传。说亲 客家结婚的起点是说亲,无论是相亲还是自由恋爱,都需通过媒人进行提亲。这一过程虽然传统,但现在多成为一种形式。送定 送定是客家结婚的重要步骤,男方需准备猪肉、酒、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