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人结婚都要哪些习俗
平阳婚姻习俗
看亲
即“相亲”。由媒人向男家介绍女方晶貌、家庭情况后,男家初步同意,便遣媒人请庚帖,叫议亲。也有先相亲的。一般未婚男子都怕羞,由已婚的兄弟或叔伯去代看。而被看的姑娘又往往故意避开,只能看到她兄弟姐妹,藉以推测她的模样,俗称“摸姻缘”。所以有“相亲相舅”的谚语。新式婚姻就没有这猜谜式的前奏。
合婚
媒人将女方庚帖送交男方父母,男家就将庚帖压在灶君神龛前,如三日内家中无盘碗打破、小孩跌伤或与人争吵等不吉利的小事,便初步通过,也有再去问签诗或请算命先生合婚。解放后,此种风气在农村尚存。即使不迷信,但在熟知女方家况不宜作亲后,正好借口神灵示意免得结怨,女方家属也能乘机收回“面子”。
定亲
男家合婚满意后,就由媒人将男方庚帖送女家“开合”,然后双方商定聘金数和嫁奁厚薄等,称“议聘”。再由男家遣人到女家“小定”(起帖),以戒指及四样礼物为聘,女方以鞋袜等回礼。再由男家送聘金、彩礼及“糖金奶”(白糖制成变形的石榴,象征多子)。待择定婚期,通知女方,名“送日”。双方都设宴请客,称“饮定酒”,客人要送陪嫁品。
娶亲
迎娶日,男家派人到女家运嫁奁,要再付“插花银”。女子在中堂“开额”(梳发剃面毛)后,向家人哭别。妆饰后披上红纱,由“利市人”抱上花轿(解放后已改为步行。虽然屋宇毗邻,也需“走路工”,八十年代竟高达五百元)。花轿离开时,家人立即以盐米撒送来“破煞”,并立即关上大门,以免风水被带走。兄弟扶着轿推搡三次,表示惜别。
花轿到夫家门口,左右人以米筛遮盖新娘,沿红毡(或席子、布袋)入堂屋。登堂拜天地祖宗,叫“拜堂”。入洞房,坐床沿,男向右,女向左,婆母以果子散掷室内,称“撒帐”。双方交换喂吃汤圆,然后新郎出房向宴会众客“敬酒”。民国时,这些繁琐礼节已渐简化。
闹房
又称“看新娘”。在新婚三日内,平辈亲友三五成群拥入新房取闹,索取柚子、花生、香烟、糕点,对新娘进行种种调笑。俗谚“洞房内三日无大小”,即指可不拘辈分礼节戏闹。戏闹过度即为恶习,近年有所改变。
回门
婚后次日,新娘先谒见舅姑长辈,叫“相见”。第三日,新娘由小姑引导,介绍左右邻居老少称呼,献糖茶,或以糖果糕饵点茶,受饮者给以赏钱。左右屋行遍,然后下厨房,拜灶后,学习做饭菜。第六日,新婚夫妇赴外家相见赴宴,称“上门”。次日,外家再到新郎家赴宴,称“会亲”。
望节
婚后第一个端午节,夫妻要送粽子与外家,称“回花”。此后,过节时,都以食品互相馈送,婿家送外家的有:端午节送粽,中秋节送粉干,十二月送年糕;外家送婿家的有:清明送麻糍(称“送清”),七夕送“巧舌”(名“送巧”),中秋送月饼,十二月送过年货、压岁钱,平时送新鲜果物。送礼最多的是女婿分家,此俗常使穷人破产。故俗谚云:“丈人怕女婿分家,女婿怕丈人葬丧。”
入赘
旧时,只有独女缺乏劳动力的农家,便招婿上门,俗称“进婿”。男子婚后便在女家劳作。生子归女姓,在养岳父母终老后,继承其家产;也有中途带妻回老家或分居者,叫“拆婿”。又有夫死子幼,不便改嫁而生计困难者,招夫上门,也称“进婿”,又称“招夫养子”。入赘要“做书”,因为涉及女家遗产继承问题,由双方家长和女方亲房伯叔或兄弟画押,才能生效。“招夫养子”要在祠堂“做书”,写好后,笔墨砚全部抛弃,意为此事不再出现第二次。
对歌
畲族的恋爱、结婚,少受封建礼教影响,较为自由,青年男女常通过对歌而相爱,然后男方托媒讲亲,经女方父母同意,女子就到男方“看人家”,看中后合“八字”,再定亲、完婚。在婚礼中,歌声贯彻始终。女子嫁前要唱《哭嫁歌》,对父母、兄嫂、弟妹一一叮咛告别。婚前一日,男家迎亲的“赤郎”(抬嫁奁的)、“行郎”(伴从人员)与媒人一起送喜酒到女家。午时请吃“落脚酒”后,当晚由男方在女家回席,称“请大酒”,又称“考赤郎”。即由赤郎手捧桶盘,盘中燃烛,并放一包索面,一刀猪肉,一双绑腿布,灶前唱《借镬歌》,歌中用隐谜方式求借炊具,多至四十来样,每样有问必答,直等女家满意后,才助他整治酒莱。席间,女子举杯敬酒,姨娘代唱《敬酒歌》,还清女歌手与“赤郎”、“行郎”对歌,通宵达旦。次日女子要趁天亮前赶到夫家,‘不许回头观望。到夫家后,踏着红布袋入室,意为“传宗接代”。
做表姊
畲族姑娘还流行“做表姊”的风俗。出嫁前,舅父、姑妈、姨娘等亲戚都要请她母女去做客,由村里男青年们陪她唱歌。对歌先由男子起“黄蜂头”,一套客气话唱得主人称心,拿出烟茶招待歌手们,然后劝说姑娘放心对歌。如果姑娘会唱,而本村又无好对手,就要请外村青年来代,一连对唱两三夜。不会唱的姑娘会遭讥讽。畲族婚嫁特有类型:
做两头亲家。双方都是独生子女,要女婿种两家田,赡养双方父母。
服务婚。贫困男子在妻家做二三年以抵聘金,期满带妻回家。
对婚。双方子女互配。畲族中以“大哥为父,大嫂为母”,故兄长亡故后,嫂与叔不能结婚。
我想知道平阳水头结婚习俗
到酒店后,舞狮子,给红包,伴郎会喷喷喷新人和伴娘。新娘需换婚纱和发型。男方需送女方4桌酒席,多余酒席由女方负责。
温州平阳结婚风俗
在一些较为传统的农村地区,新婚夫妇还需要向舅舅等长辈行礼,以此获得红包,这一过程在今天已经变得不太常见,因为现代的年轻人更倾向于结成攻守同盟,共同应对来自狐朋狗友的调侃,而且现在大多数婚礼都在酒店举行,没有了这样的条件。总的来说,温州平阳的婚礼习俗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既保留了部分...
平阳人结婚都要哪些习俗
此后,过节时,都以食品互相馈送,婿家送外家的有:端午节送粽,中秋节送粉干,十二月送年糕;外家送婿家的有:清明送麻糍(称“送清”),七夕送“巧舌”(名“送巧”),中秋送月饼,十二月送过年货、压岁钱,平时送新鲜果物。送礼最多的是女婿分家,此俗常使穷人破产。故俗谚云:“丈人怕女...
我想知道平阳水头结婚习俗
平阳水头结婚习俗主要包括婚前准备、婚礼仪式和婚后习俗三个环节。在婚前准备阶段,男女双方家庭会进行繁琐的筹备工作,如选定吉日、筹备嫁妆和彩礼等。其中,彩礼的多少和质量往往代表着男方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重视。此外,双方家庭还会邀请亲朋好友共同筹备婚礼,体现了团结和喜庆的氛围。婚礼仪式是平阳水头结婚...
平阳风俗有哪些
传统婚俗:平阳的传统婚嫁习俗包括提亲、订婚、迎娶等环节。在迎娶过程中,会有迎亲队伍、嫁妆、喜宴等,体现了对婚姻的重视和祝福。特殊婚俗:部分地区还保留着一些特殊的婚俗,如“哭嫁”等,这些习俗反映了平阳人民对婚姻生活的美好期盼和祝福。三、其他习俗 庙会习俗:平阳地区常有庙会活动,人们会前往...
各地都有什么婚礼习俗?
据《平阳府志》记载,当时婚礼仅保留了问名、纳采、请期、亲迎四项,甚至有不进行亲迎的情况。解放后,婚礼形式呈现出新旧相间的特征,新的婚礼习俗逐步取代了旧的传统。民国期间,一种较为文明和现代的婚礼形式开始在山西各地流行。这种婚礼的具体流程如下:首先,使用传统的红柬作为结婚证书,但主婚人、...
温州市平阳县女方结婚都要准备哪些日用品和生活用品?
不知道你是昆阳、敖江还是具体平阳哪里的,我可以把水头的习俗和习惯告诉你供你参考:女方在结婚前要断断续续准备的生活用品覆盖了日常生活中所有必须用到的生活用品,涉及到几十种,费用的话按照家庭的经济情况而定,一般在800-1500左右,大部分的人是集中在1000左右。清单如下:被褥两套、垃圾桶两个(...
温州平阳麻步镇
风俗:如果你家里兄弟姐妹很多,又七大姑八大姨的,那你的生活就艰难了,你需要付出的"人情"(红包)能把你搞穷.(除非你特有钱)结婚一般的聘礼为:10万左右吧!有钱多给,没钱少给了,如果碰见好人,就白送你女儿还加车加房的.(爽死你哦,有心脏病要小心点了),麻步的外地人也不多啦,也不会排挤的了...
一以前同事 是温州平阳水头的 问下结婚送多少红包...
1. 婚庆公仔:这种公仔通常穿着传统的唐装,价格也较为亲民,绝对喜庆。2. 糖果巧克力:可以选择定制有祝福语的巧克力,上面写满对新人的美好祝愿。3. Q版结婚公仔:这种公仔是根据新人的真实照片制作而成的,外观与真人非常相似,价格在500元左右。4. 水晶钢琴音乐盒:这是一种特殊设计的水晶礼物,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