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爱情观
我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者认为:“爱情就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共同的生活理想,以互相倾慕为基础,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并以此达到人格完善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其著作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对爱情、婚姻、家庭、道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在爱情婚姻家庭道德问题上的阐述,对于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促进恋爱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爱情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爱情要以平等互爱为前提
马克思主义的爱情观认为男女应该在 、婚姻中实现真正的平等和自由。恩格斯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而要达到这一点,又要求个体家庭不再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而“随着生产资料转归社会所有,个体家庭就不再是社会的经济单位了,私人的家庭经济变为社会的劳动部门,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成为公共的事业;社会同等地关怀一切儿童,无论是婚生的还是非婚生的”。因此,“对于这种后果的担心也就消除了,这种担心在今天成了妨碍少女毫无顾虑地委身于所爱的男子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既是道德的也是经济的因素”。这样,男女将实现平等, 、婚姻也将真正自由。爱情是以互爱为前提的,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你的爱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对你的爱,如果你作为爱者用自己的生命表现没有使自己成为被爱者,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而这种爱就是不幸。”
二、恋爱要慎重,求爱要文明
1866年,保尔・拉法格遇见劳拉・马克思后,两人感情迅猛发展,热情不断高涨。马克思严肃提醒拉法格在恋爱上既要慎重又要注意“求爱”方式:我“没有肯定许婚,一切都还没有确定。即使她同您正式订了婚,您不应忘记,这是费时间的事……必然会有许多严峻的考验和苦恼”。马克思以长辈的身份教导这对青年人在婚恋面前要保持清醒。他特别批评了拉法格涉世不深、缺少理智、一头埋进恋爱的行为,要求拉法格立足现实,充分考虑到在婚恋生活过程中无数困难的考验、苦难的折磨,从而不要轻率从事。在拉法格向劳拉的进攻步步紧逼、不肯退却的形势下,马克思严正警告“这个热情过高的青年人:如果您想继续维持您同我女儿的关系,您就应该放弃您的那套求爱方式。”马克思要求拉法格用理性的克制来代替感情的冲动,他指出:“如果您借口说您有克里奥洛人的气质,那么我就有义务以我健全的理性置身于您的气质和我的女儿之间。如果说,您在同她接近时不能以适合于伦敦的习惯的方式表示爱情,那么您就必须保持一段距离来谈爱情。”针对青年人恋爱中的这个突出问题,马克思希望青年人能够摆脱原始的自然欲望的冲动,以伦敦绅士的风度来谈情说爱。他教导拉法格:“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亲昵。”
三、理想、事业、道德与爱情的统一
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在《致燕妮》为题的十四行诗中写到:假如你胸口烦闷/请听我把歌来唱/歌儿把你呼唤/你会热泪盈眶/倾听那歌声飞扬/和欢声笑语的回荡/你卷发低垂感动/觉察我心波荡漾/这时我全身迸发火光/感到有种永恒的力量/我要拥抱万里长空/我要把你紧搂在怀中/我把这理想珍藏在心上/我要把尘世的俗物扫荡。在诗中,马克思向亲爱的燕妮倾诉衷肠,但马克思所表达的情感并不是个人主义的狭隘感情的寄托,而是把对纯洁真挚的爱情追求,化为激励自己在理想的海洋里展翅飞翔的力量。在对待女儿的恋爱问题上,马克思提出了先完善自己再谈恋爱和婚姻的观点。马克思要求拉法格把爱情摆在正确的位置上,首先利用大好年华完善自己。马克思对热情有余、行动不足的拉法格讲:“关于您的总的情况,我知道:您还是一个大学生……您应该在考虑结婚以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而且无论对您或对她来说都需要长期考验。”这里,马克思认为拉法格有革命的激情但思想还不够稳重,在学业上还要不断进步,要进一步投身实践,体验社会生活,改造自己的思想。总之,马克思认为青年人只有在生理、心理、思想、道德、知识和技能等素质比较成熟的基础上才有理由考虑恋爱、婚姻问题。列宁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爱情本质问题的基本思想为基础,批判资产阶级的,提出无产阶级爱情观的道德要求。他抨击了十月革命后苏联流行的“杯水主义”理论的“非马克思主义”和“反社会”性质,认为“在性生活上,不仅应该考虑到单纯的生理上的要求,而且也应考虑到文化上的特征,看它们究竟是高等的还是低等的。”列宁还论述了恋爱中的道德要求,并强调,“恋爱牵涉到两个人的生活,并且会产生第三个生命,一个新的生命。这一情况使恋爱具有社会关系,并产生对社会的责任。”这种“社会关系”和“社会责任”,正是恋爱中所包含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责任。
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认为:爱情就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异性发自内心的真挚仰慕和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强烈思想感情。
马克思主义爱情观
改选D
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爱情可以唯物吗?马克思和恩格斯才是一对
是多选题吗?我觉得都对。
马克思主义爱情观是什么?
1. 马克思主义爱情观强调实事求是,倡导真诚和投入的爱情,提倡遵循社会主义的爱情道路。2. 马克思本人就是一个充满浪漫情怀的人,他的爱情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故事,是他情感世界的独特体现。尽管追求燕妮的小伙子众多,但马克思的品德和才华最终赢得了她的芳心。3. 在长达八年的恋爱期...
马克思主义爱情观强调,爱情具有哪两种属性?
马克思主义的爱情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爱情要以平等互爱为前提 马克思主义的爱情观认为男女应该在 、婚姻中实现真正的平等和自由。恩格斯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而要达到这一点,又要求个体家庭不再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而“随着生产资料转归社会...
今天讲一讲马克思主义的爱情观。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爱情观强调平等、理性和社会基础。爱情是情感与物质的结合,需要物质支持。在爱情中,需理性表达,避免冲动与过度强求。最终,爱情应顺其自然,遵循双方的互动与回应。
马克思主义爱情观强调爱情发生的要求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爱情观强调爱情发生的要求是持久性和排他性。马克思主义认为,持久性的爱情关系是基于双方互相信任和关怀而建立的,必须建立在双方的长久共处和相互支持上才能实现。排他性说明对待爱情应该是严肃、慎重的态度。一个人如果爱上两个或更多异性,那不可能是健康的、真正的爱情。马思主义爱情观特点社...
马克思主义爱情观是什么?
解析: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实事求是,也就是要踏实的对待爱情,要坚持不懈的高举 *** 理论和 *** 的伟大旗帜,走社会主义爱情道路。说笑了,其实就是真爱,投入的爱吧。大家有兴趣看看。“千年情爱家”马克思,告诉我们,马克思的情感世界也是举世无双的,如果进行“千年情爱家”网上评选,也非马克思莫属...
马克思主义爱情观
马克思主义的爱情观,是对爱的深刻剖析。爱的本质,不单是对个体的主观情感,而是对自我意志在他人身上的体现。它倡导客观理解,即认识到每个人的行为和品格都有其成因,即便某些行为看似不可思议,也能找到其背后的逻辑。这种客观态度导向的是大爱,而非评判,是对所有事物的包容和改造,消除了猜忌和怨恨...
马克思主义爱情观
一、唯物视角下的爱情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爱情不是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或预设的缘分,而是基于个体之间客观条件与相互影响的产物。具体而言,两个人之间的相合,并非源于某种超自然的联系,而是基于他们已经存在的关系,以及在相处过程中相互投入的时间和经历。这种投入不仅创造了美好的回忆,还形成了正反馈循环,...
如何定义真正的爱情
马克思主义认为爱情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男女双方基于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彼此相互爱慕,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一种高尚的情感。这种情感属意识范畴,它是主观的,是物质生活在人脑中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爱情观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第一,“一定的物质基础”。在商品经济市场...
男女关系
马克思主义爱情观认为:男女之间建立于 基础上的情感之所以成为爱情,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因此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不仅是自然生理需求的冲动和相互需要,更是志趣的相投和心灵的相通,而这一切,都是以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为背景的,受制于特定的社会关系、经济地位和文化背景,等等。因此从本质上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