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点滴网 感知人生智慧分享生活点滴幸福

鄂尔多斯婚礼的婚礼内容

鄂尔多斯婚礼有哈达订亲、佩弓娶亲、拦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卸羊脖子、分发出嫁、母亲祝福、抢帽子、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开面纱、新娘敬茶,大小回门等一系列特定的仪式程序和活动内容。鄂尔多斯婚礼——这里说的鄂尔多斯婚礼,即鄂尔多斯蒙古族婚礼,她集鄂尔多斯歌舞、饮食、文化、礼仪、风俗于一体,具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它起源于成吉思汗时代。生活在伊金霍洛旗的蒙古族,大多为达尔扈特部落的后裔,都是直接为元代宫廷服务的卫士歌手的子孙,她们世代相传,较多地保存了当时的文化,所以其独特性与魅力是任何地方的蒙古族婚礼所无法比拟的。如今,来伊金霍洛旗的游人碰巧赶上一家蒙古族的婚礼,或观看模拟鄂尔多斯婚礼的表演,一定会大饱耳福、眼福、口福。鄂尔多斯婚礼有一套独特而严格的程序。乘马娶亲下午申时,新郎家中,宾客盈门,馈赠礼品。主家摆下宴席,请来乐手、歌手,宴请大宾、伴郎、祝颂为首的娶亲代表。宴罢,鼓号一响,已接近日募。娶亲的人们来到禄马下面,祭过圣主成吉思汗。此时,披弓挂箭的新郎如一位即将出征的勇士被众人簇拥过来。据传,战时娶亲,必佩戴弓箭,一为随时备战,二怕“抢亲”的习俗。新郎翻身上马,充当司仪的祝颂人端起一碗鲜奶,高声吟诵《弓箭赞》《骏马赞》。念了三遍后,一行四人的娶亲队伍策马向新娘家驰去。闭门迎婿娶亲的队伍刚到新娘家门前,准备就绪的信号就发出了:只见一股烈焰腾空而起。新郎暗松一口气,径直走向房门,不想闪出四位大嫂堵在门口,向娶亲队伍“发难”。祝颂人即刻上阵迎“战”。这场舌战一问一答,妙趣横生。如果男方取胜,女方则收下牛犊红筒,爽快放行。否则,不仅遭受奚落,还要被顶回。求名问庚入夜,开始进行另一个仪式:求名问庚,这是婚礼过程中时间最长的一项内容。鄂尔多斯少女,出嫁时都要另起一个名字,在婚宴上公开。男方祝颂人与手持银盅的新郎跪在地下,千方百计想套出新娘的新名字,女方四位大嫂答非所问,有意刁难。直到最后,新郎把哈达举在手上,把求婚的礼品金银对环摆在哈达上,祝颂人再次求情,大嫂们才生恻隐之心,从怀里取出一条哈达,说出新娘名字,双方互换信物,此时已是黎明时分。送亲上路女方家最盛大的婚宴就要开始了。宴毕,新娘即将出嫁。所以也称“离娘宴”。同时也是新郎的最后一次过关考试。先轮流给宾客叩头敬酒,接受女方家亲戚赠送的衣服佩饰,穿上才可以娶走新娘。进膳时,新郎必须当众掰开一个半生不熟的羊脖子,一般羊脖子里总要塞根红柳棍,以考验新郎的腕力和智力。宴后,新娘就要登程,女友们把新娘团团围住,进行“阻嫁”,男方奋力抢亲。之后,开始装扮新娘。馆头额吉解开新娘的大辫,蘸着碗里的清水,梳得油光净亮,把链垂头饰戴上,意味着少女时代就此结束,今后将以少妇的形象出现。女方送亲的人准备好骑乘,在悠扬的礼赞声中,蒙着红纱的新娘由俩位胞兄牵着,缓缓穿过人群上了红马,向婆家走去。这时,女方宾客唱起了惜别的歌为她送行,直唱得新娘泪如雨下,不时地停马回望。迎新拜灶离婆家不远时,男方派出的人已在野外迎侯多时,就地摆开酒宴为送亲者接风洗尘。趁大家喝酒之际,新郎与祝颂人骑马赶快逃走。按照风俗,跑得慢了帽子就有被抢走的危险。新娘的到来引起一阵暄闹。由新娘家陪送的嫁妆从两堆火中通过,而新娘也要由新郎牵着马从火中穿过。以避邪免灾。新娘步入正厅后,先向灶神三拜九叩,男方祝颂人同时为她吟诵《祭灶词》。然后,依次向婆家主婚人等叩头,并接受赠礼,跪拜完毕,揭去喜帕,新娘方可在众人面前亮相。新婚庆典喜宴摆开,新婚典礼就此开始,第一个招待贵宾的隆重礼仪是献羊背子,等《全羊赞》的吟诵声一落,宾客就可以尽情品尝,开怀畅饮了。同时,新娘开始接受各方亲戚的赠礼,而这些送礼的宾客也会得到一份新郎家的回礼。接下来,新娘与新郎的父母依次向宾客敬酒。在一片歌舞声中,鄂尔多斯婚礼走向了高潮,也走向了尾声。 鄂尔多斯婚礼仍保留着男到女家娶亲的习惯。结婚那一天,男家附近另设一座披红挂绿的蒙古包,作为新房。包里包外都是穿着鲜艳的蒙古袍、欢声笑语的男男女女,新郎也换上崭新的装束,忙碌着准备去迎亲。新娘则在自己家的蒙古包内梳洗打扮,迎接新郎的到来。迎亲的队伍将在傍晚时分出发。新郎身着红绸长袍,腰束金黄宽带,脚蹬高统马靴,由领头人、祝颂人陪同,来到蒙古包前象征蒙古族人民勇敢精神的玛尼宏棋杆下,由祝颂人领头,在场宾客和韵,唱起欢乐的迎亲歌:成吉思汗时代许下的婚礼,是草原上最欢乐的时机。抬出那肥壮的牛羊,摆上那丰美的奶食,让我们在这丰收的季节里纵情欢乐……之后,迎亲的队伍扬鞭策马向新娘家驰去。按照传统的礼节,迎亲队伍在新娘所在的浩特先骑马绕跑一圈。正待在新娘的蒙古包前下马,欢聚在新娘家的亲友便迎上来,寒暄之间,迎亲的祝颂人还未来得及下马,他手捧的哈达就给新娘家的一位厨师用烧火棍接过去。这时,新娘的亲友们在包外围成一个半月形圈子,作出拒娶的样子,还用一条丝带将迎亲者挡住,这叫彩带隔门。于是善于辞令的祝颂人便高唱鄂尔多斯民歌发问:你家天天关门,还是见我们来了关门?是嫌我们来的人多,还是因为错过了时辰?口齿伶俐的伴娘就会用民歌反唇相讥。这样,双方一唱一答,充满情趣,直到最后,伴娘才收起彩带,放迎亲者进包。进包后,祝颂人拿出送给新娘的首饰和衣物,请女方父母亲友过目,并敬献上奶酒和全羊。之后,新娘家举行盛宴,招待迎亲的人。蒙古包内,男女老少围坐一堂,杯盏交错,歌声不绝,直到深夜。当年长客人走后,一位少女会端上一盘羊颈骨,要新郎从中掰断。为戏弄新郎,伴娘往往将一根筷子插进羊颈骨里,当新郎识破伎俩,终于把羊颈骨折断时,他要当众与新娘分着吃,以示全心全意的爱情像羊颈骨那般紧紧相扣。第二天,新娘要离开娘家时,往往泪如雨下,似乎很伤心。其实这是鄂尔多斯婚礼中的哭嫁习俗。这时,祝颂人领新郎抢亲。陪亲的姑娘将新娘保护起来。男方好言相劝不成,便挤进人群中抢新娘,场面十分热闹。最后,自然还是抢亲的人获胜了。于是,新娘和亲人们依依惜别,送行的人们唱起送亲歌,歌声中,伴娘用红纱为新娘蒙上头,然后上马绕自家的蒙古包一周,便策马向新郎家驰去。一路上,双方亲友相互追逐嬉戏,看谁抢先到达,最后,往往是男方抢先到家。新娘下马后,先在蒙古包前的玛尼宏棋杆下举行跳火仪式,取兴旺之意。新娘进入蒙古包,祝颂人要向新郎的父母发问,新媳妇蒙头盖脸,能不能见人露面?回答后,婆婆揭开几媳的蒙头纱,然后赠送礼品,并给新娘起新的名字。接着,全羊席开始,持续到天明。次日清晨,新婚夫妇举行送客酒宴。送亲的众人都要畅饮三杯,然后方跃马扬鞭,踏上归程。婚期选择结婚日期,由喇嘛选择,通过媒人和证婚人通知女家。由媒人和男家亲友将聘礼送到女家。结婚前几天,男家女家通常宰牛杀羊准备,打扫或新搭蒙古包,备下美酒、烟、制作或购买好看的蒙古袍、蒙古学、马靴,通知亲友。结婚的新房一般扎在西北角,紧靠长者(父母)的蒙古包,亲友的蒙古包由此往东排在一旁,作厨房用的蒙古包则扎在东北角最靠边的位置上。娶亲歌结婚那天,男家喜气洋洋,热火朝天,新郎在吉祥高兴的气氛中换上崭新的装束。一般是红锻结冠,或带布里亚特式的圆锥红缨帽,身着长袍,腰扎金黄宽带,脚登长靴,负弓带箭,腰间揣着哈达,显得十分威武英俊。媒人、伴郎也都穿上盛装。一切具备,新郎和伴郎在欢呼声中举起酒杯,唱起了娶亲歌。大意是:成吉思汗传下来的婚礼,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让我们在辽阔的草原上,纵情歌唱,幸福万年长------歌毕,新郎在众人的簇拥下,跨上骏马向女家奔驰而去。通常新郎等人快到女家时,女家的蒙古包紧闭着,佯装不知,闭门不纳;或是新娘的伴娘和亲友们,在门前作半圆形,好像拒娶的态势。这时一位德高望重、善于辞令的婚礼祝颂人走出来,向女家客气地说:今天是黄道吉日,我们是按婚约来娶亲的。女家还照旧堵着门,以蒙古民歌高声发问,请祝颂人用歌声作答。伴娘们先唱道--什么象征着洁白无瑕?什么标志着幸福荣华?这样的礼物是什么?你可把它带到姑娘的家?祝颂人答唱道--清晨是纯洁白净的鲜奶,正午酿得更加甘甜,晚上变成醇香的酥油,这珍贵的礼品全都带来。伴娘们又唱道--千里草原上远近驰名,奔腾飞跃神速如鹰,为接娶美丽的姑娘,你们可曾带它来临?祝颂人答唱道--成吉思汗圣主的马群里,挑选的白玉色宝马驹,驰骋蓝天云间的千里马,现已牵引到这里---------祝颂人对答如流,伴娘无奈,才开门把新郎和迎亲队请进。拜礼新郎进屋后,先拜佛爷、火神,后向新娘父母献哈达、美酒等礼品,再向女家亲友呈鼻烟壶,并一一请安问好。岳父母以矫客来临,安为上座,以丰盛的全羊美酒招待。宴时,先割羊肉一片祭祖,后敬新郎、新娘。宾主高兴地为新人的幸福举杯祝酒、高歌。礼毕,姑娘、小伙子们耍笑新郎就开始了。阿拉善市、鄂尔多斯市,掰羊脖子骨,就别有情趣,要求新郎掰断煮熟的羊脖子,为的是考验新郎的力气和智慧。为增加难度羊脖骨髓中常常插一根红柳棍或筷子。科尔沁争夺羊恩吐(羊嘎拉哈、也叫羊拐)也很富有诗意。女方家要派人送亲。起程时刻快到时,新娘罩上鲜红的面纱,穿上桃红色的蒙古袍,腰扎宽阔的绿绸带,足蹬长统马靴,显得分外健美。在送亲的祝酒声中,新娘乘马绕自家蒙古包三圈,向自己的父母和朝夕相处的姐妹们痛哭流涕,互相诉说慈爱、感恩、友谊之情依依不舍地告别。这时,母亲常常边哭边唱,父亲的歌自己不能唱,通常姑娘们代唱。父母唱完歌,新娘在伴娘的陪送下,同新郎的娶亲队一起,登程出发。新娘总是姗姗而行,故意落在后面,走快了会被人笑话。娶亲队和送亲队都想抢先到男方家,双方在路上都尽情驰骋,互相追逐戏逗。娶亲到家新郎新娘下马前,先绕蒙古包走三圈。下马后,拿着马鞭,双双通过两堆旺火,表示爱情的纯洁、忠贞不渝,象征着婚后生活的兴旺、幸福、纯洁。新郎新娘先拜佛爷、灶神。拜灶时,先在灶里燃起红彤彤的旺火,新人并排跪在一起,新郎的膝部还要压着新娘的袍子边,以示男贵女贤;同时新郎伸右手插入白布口袋的日形处,新娘伸左手插入白布口袋的月形处,手携手,表示同心同德,永不分离。再拜父母,拜亲友,和小姑小叔一一相见互献洁白的哈达,互呈鼻烟壶,新郎也向新娘的亲友礼拜。

鄂尔多斯婚礼的婚礼内容

鄂尔多斯婚礼的婚礼内容丰富多样,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以下是具体条目的描述:1. 哈达订亲:通过交换哈达来确认双方的婚约,标志着订婚的开始。2. 佩弓娶亲:新郎在娶亲时佩戴弓箭,一方面表示对婚姻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随时备战,体现了蒙古族勇士的精神。3. 拦门迎婿:新娘家的亲友会拦住新郎,通过...

鄂尔多斯婚礼的婚礼内容

鄂尔多斯婚礼有哈达订亲、佩弓娶亲、拦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卸羊脖子、分发出嫁、母亲祝福、抢帽子、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开面纱、新娘敬茶,大小回门等一系列特定的仪式程序和活动内容。鄂尔多斯婚礼——这里说的鄂尔多斯婚礼,即鄂尔多斯蒙古族婚礼,她集鄂尔多斯歌舞、饮食、文化、礼仪、风俗于一体,具有明显的地...

鄂尔多斯婚礼步骤

鄂尔多斯婚礼,源于古代蒙古,其独特仪式在蒙元时期形成。15世纪,鄂尔多斯部的迁入使得这种婚礼在鄂尔多斯地区流传,至今保留着完整的传统。这个婚礼仪式丰富多样,包括哈达订亲、佩弓娶亲、拦门迎婿等环节,如献羊祝酒、求名问庚、卸羊脖子等,每一步都充满了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其中,乘马娶亲是重要的一...

鄂尔多斯婚礼婚礼习俗

鄂尔多斯的婚礼习俗保持着传统的男到女家迎娶的仪式。在婚礼当天,新郎家会在附近搭建一个装饰华丽的蒙古包,作为新房,周围充满了男女们穿着鲜艳蒙古袍的欢声笑语。新郎身着崭新的装束,准备迎娶新娘。新娘则在家中精心打扮,等待新郎的到来。迎亲的队伍通常在傍晚时分出发,新郎由领头人和祝颂人陪伴,身...

鄂尔多斯婚礼详细介绍

首先,由喇嘛根据天文历法选定结婚日期,由媒人和证婚人通知女方家庭,男方则会准备聘礼,包括宰杀牛羊、搭建或清理蒙古包、准备美酒、服装等。蒙古包的布局也有讲究,新房通常设在西北角,靠近父母的蒙古包,亲友的蒙古包则按顺序排列在东侧,厨房蒙古包则位于东北角最远端。婚礼当天,新郎装扮得威武英俊,...

鄂尔多斯婚礼:一部蒙古族的风情画卷

鄂尔多斯婚礼有哈达订亲、佩弓娶亲、拦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卸羊脖子、分发出嫁、母亲祝福、抢帽子、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开面纱、新娘敬茶、大小回门等一系列特定的仪式程序和活动内容。这些仪式程序和活动内容既不同于其他民族婚礼的程序,也与其他地区的蒙古族婚礼有别,是蒙古族婚礼中最具...

鄂尔多斯婚礼简介

一般来说,鄂尔多斯婚礼会延续两天至三天,这段时间内,无论是筹备还是进行,都弥漫着浓郁的蒙古族文化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风情万种的民族庆典中。这种传统婚礼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对蒙古族传统文化和习俗的生动展现,因此广受赞誉和传承。每一环节都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庆祝,让参与者和观众...

鄂尔多斯婚礼歌是什么

大意是:成吉思汗传下来的婚礼,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让我们在辽阔的草原上,纵情歌唱,幸福万年长--- 歌毕,新郎在众人的簇拥下,跨上骏马向女家奔驰而去。通常新郎等人快到女家时,女家的蒙古包紧闭着,佯装不知,闭门不纳;或是新娘的伴娘和亲友们,在门前作半圆形,好像拒娶的态势。这时一位...

鄂尔多斯婚礼的介绍

鄂尔多斯婚礼发源于古代蒙古,形成于蒙元时期。15世纪,随着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进入鄂尔多斯地区,祭祀成吉思汗的“八白室”安奉在鄂尔多斯境内的甘德尔敖包上,蒙古族的鄂尔多斯婚礼便以其特有的仪式程序流传在鄂尔多斯民间。鄂尔多斯地区至今仍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鄂尔多斯婚礼的仪式程序,并使其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礼仪化...

请问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地区嫁娶习俗.....

1看八字 2合婚探话,找介绍人。3去女方家提亲,带上彩礼和糕点等 4择日(办宴会的日子)5办婚礼(这个礼节两家商量)这是大概流程,具体细节,需要了解我再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