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对爱情的说法是什么?
1 .有爱就有痛苦 有一次,佛陀在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舍卫城里有一位婆罗门居士,他所钟爱的独子死了,使他深受打击,因而丢下工作,茶不思饭不想,常常到他儿子的坟前思念悲泣,几乎就要崩溃了。
这天,这位婆罗门居士漫无目标地走着,正好来到祇树给孤独园,就进去拜见佛陀。
佛陀见他精神萎靡,魂不守舍的样子,便问他原因。
婆罗门居士将他失去爱子的事,悲伤地向佛陀诉说了。
佛陀听了,回答婆罗门居士说:
「正是这样啊,居士!如果有了爱,就跟着有忧、悲、恼、苦,愁戚、哭泣。」
「瞿昙!怎幺这样说呢?瞿昙!你应当知道,如果有了爱,就有快乐啊!」
佛陀再三地说,婆罗门居士再三地反对,然后不满地离开了。
婆罗门居士走出祇树给孤独园,看到一群人正在路旁 ,心想: 人大多比较聪明,我来请他们评评理。
结果,那群 的人都同意婆罗门居士的看法,认为如果有了爱,就有快乐。婆罗门居士听了很满意,点头离去。
这件事,在市井小民的茶余饭后里传开了,还传进王宫,到了波斯匿王的耳里。
波斯匿王也质疑佛陀的教说,就去问末利皇后。
末利皇后是虔诚的佛弟子,深知佛法,所以回答大王说:
「是啊,大王!正是这样啊,大王!如果有了爱,就跟着有忧、悲、恼、苦,愁戚、哭泣。」
「末利!当弟子的,一听到传言中老师怎幺说,就附和了。沙门瞿昙是你的老师,所以你就跟着附和。」
「大王!不相信的话,你可以自己去问世尊啊,派人去也可以。」
于是,波斯匿王派一位名叫「那利鸯伽」的婆罗门,去问佛陀。
佛陀告诉那利鸯伽婆罗门说:
「那利鸯伽!我问你,如果有一个人,他的母亲去世了,或者父、兄、姊、妹去世了,是不是会哀伤崩溃呢?所以,可见得如果有了爱,就跟着有忧、悲、恼、苦,愁戚、哭泣。
从前,这舍卫城里有一对恩爱的新婚夫妻,只是不久后,夫家家道中落,为娘家所嫌弃。有一次,妻子回娘家,娘家的人逼她改嫁,丈夫知道了,不愿意妻子被夺,结果,丈夫杀了妻子,然后 殉情。那利鸯伽!从这件事也可以知道,如果有了爱,就跟着有忧、悲、恼、苦,愁戚、哭泣。」
那利鸯伽婆罗门将佛陀所说的,带回去禀报波斯匿王,证实了末利皇后的说法。
这时,末利皇后更进一步地为国王作了解说:
「大王!你爱你的儿将毘琉璃吗?」
「爱啊!」
「大王!如果毘琉璃有个三长两短,那你会怎样呢?」
「末利!如果毘琉璃有个三长两短,我会愁戚、哭泣、忧苦、烦恼、懊悔。」
「大王!所以,有知有见、全然正觉的世尊会说:『如果有了爱,就跟着有忧、悲、恼、苦,愁戚、哭泣。』
大王,同样的,你的爱臣尸利阿荼、爱女婆夷利、爱妃雨日盖,或者领土迦尸与憍萨罗有了无常变化,你也会愁戚、哭泣、忧苦、烦恼、懊悔的,由此更可以证明:『如果有了爱,就跟着有忧、悲、恼、苦,愁戚、哭泣。』
大王!你爱我吗?」
「爱啊!」
「一旦我有个三长两短的,大王会怎样?」
「末利!那我一定会愁戚、哭泣、忧苦、烦恼、懊悔。」
「大王!想想这些情况,就不难知道确实是『如果有了爱,就跟着有忧、悲、恼、苦,愁戚、哭泣』了。」
「太精彩了,末利!太不可思议了,末利!世尊智能的洞察与所见,是多幺地深彻啊!
来吧!末利!帮我把礼敬前净身用的水拿来。」
于是,波斯匿王起身,漱口、洗手脚,整理衣服,露出右肩,向佛陀所在的方向合掌行礼,然后三称「礼敬世尊」。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中阿含第二一六爱生经》、《中部第八七爱生经》、《增壹阿含第一三品第三经》。
二、爱,依所爱的对象,可分为对自己的「自体爱」,以及对自身之外的「境界爱」。其中,「自体爱」是由「自我感」的我见、我执所推动,而「境界爱」则是「自我感」所延伸的「我所」类。一般所说的爱,如故事中所举的例子,都属于「境界爱」的「我所爱」,相对于「自体爱」的深潜难察,这是比较粗显易觉的。
三、不论是对「自体」的「我爱」,亦或对「境界」的「我所爱」,两者都与「自我」紧密关连着,不离「主宰」、「控制」的特性,所以,一旦所爱的对象发生变化,痛苦就跟着来了。
四、佛陀未出家前,有着宫廷优渥的生活,不会没有爱的暂时满足之愉悦经验,但是,佛陀更深彻地洞察了爱的主宰本质,以及诸行无常的真理,而说有爱就有痛苦。
五、故事末后,《中阿含第二一六爱生经》说,波斯匿王归依了佛、法、僧伽,这与《中部第八七爱生经》、《增壹阿含第一三品第三经》所说不同。若从印顺法师在《以佛法研究佛法》中的举证,了解到波斯匿王对佛法「其实是信心微薄」的(第七○页),因而对波斯匿王的归依三宝之说保留,而采用了《中部第八七爱生经》的说法。
六、在佛化家庭中,夫妻间不妨可以像末利皇后一样,互相提醒「万一我有个三长两短时」,也是一种不错的关照与心理准备。
要适当~不可太过~~
爱情:男女之爱要沾而不染~不要搞到没有他不行~~自以为是伟大的爱情~其实只是寄托依赖~是个强烈的执着~~(懂得这个道理之後~成功率反而会变高)~~
人世间的爱情是虚伪的。不可靠,也不实在。尽有明无。今天高兴,就爱得死去活来;明天不高兴了,就恨之入骨。
1.佛教教导众生,若彻底回归本心,脱离一切轮回之苦;就必须从戒除贪嗔痴起。此三毒乃一起众生无明之根本。
2.一切有情众生之情爱均基于爱欲、贪婪与执着等根本无明。既然包含了根本无明因素,就注定了情爱的苦痛与愚痴。是阻碍觉悟的大业障.
3.佛是大教化者。因佛知道一切物象均以因果示现。所以佛认定因果,尊重因果,深信因果。对于迷失于 中的苦难众生,佛教化他们解脱执着,深信因果,脱离苦痛。
贪迷色相,取其触感,入诸烦恼,万苦之源,如水生浪,难以平息。十二因缘中的爱。
爱情就是爱欲。是十二因缘中的一环,是轮回的重要原因。
爱一个人,只是被外表所迷惑,你把人的肚子拉开,无非都流血,都是红色的,其实你爱的只是他的皮,你说你爱的是他的性格,那就不叫爱情,叫做圣爱、博爱。
佛教对爱情的说法就是两个字:因果;一个字:缘。不是有一句话叫:夫妻是缘,或善缘,或恶缘,因缘相会吗?
有些高僧大德开示说,爱情就是满足我执;爱情是假爱,慈悲是真爱。
佛教的慈,慈分三种,一个是有缘慈,一个是智慧慈,一个是无缘大慈,世间的情爱,男女的,父母的都是建立在缘上,缘生缘灭。这个是有缘的慈,是有条件的,所以很多爱人之间也有矛盾,当对方不能给予,那么爱情很容易又转化成仇恨,所以时间的爱情都是有条件的。智慧的慈悲,是用佛法关照众生的苦,而升起爱,升起对他们的慈悲。所以世间的情爱终归是要升华的,尤其男女的情爱,结了婚以后你们的爱情就要有一部分转化成亲情了,所以不是叫对方亲爱的嘛!
心心相印这词发源于佛教禅宗
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吗?
所谓感情,是指男女之间、亲子之间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亦即爱情、亲情和友情。佛教徒仍是凡夫,不可能没有父母,也不可能没有朋友,而除了出家人之外,佛教徒也应有个人的配偶。佛把众生称为‘有情’,也就是说脱离以上三种情,就不是众生。而且,学佛是由众生来学的,是由凡夫开始的,任何人之间的接触交往,都必须合情合理合法。如果佛教只讲离欲,则无法使一般人进入佛门;如果佛的教化没有感情的成分,也很难教化众生。
佛法所称的‘慈悲’,似乎跟感情不同,但是慈悲的基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人称之为‘爱’。爱除了分为有条件和无条件之外,也有‘有我’和‘无我’之别。佛菩萨的慈悲是无我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是有我的;亲子之爱是无条件的,男女之爱和朋友之爱则可能是有条件,也可能是无条件的。佛法是要从基础的爱来引导至无我的慈悲。
由于佛菩萨可以无我,众生不可能无我,因此要教导众生从有我的爱而渐渐进入无我的慈悲;也需要先从有条件的爱,而加以净化成无条件的爱。因此,佛教不能一开始就叫人离开感情生活。
至于佛教徒应如何处理感情问题呢?家庭是感情关系的基础。家庭的基础从伦理上说是亲子之情,它的构成始于男女的夫妇关系,继而从家庭成员扩展到家庭以外的亲戚朋友。这都是因家庭的需要和社会的活动而形成友情的必要。 有句俗谚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又说‘夫唱妇随,白首偕老’。这些都是以感性的情为基点。如果没有情,就像机器没有润滑的油,随时都可能发生故障,也很容易因摩擦而受损伤。佛法目的不外为教化世间凡夫,诱导凡夫将矛盾化为和谐。因此,佛法有两个不变的法门──智慧和慈悲。智慧是理性,慈悲是感性;以智慧来指导慈悲、运用慈悲,就可使凡夫的情感从混乱变为条理,从矛盾成为和谐。情感如果离开理性的智慧,就会泛滥成灾,自害害人。
有一部佛经,叫《六方礼经》,其中提到释迦牟尼佛时代的印度,有一种宗教信仰,教人专门拜方位。如有一次佛看到一位叫尸迦罗越的青年,正非常虔诚地礼拜六个方位,便问他拜的是什么。那位青年说不出所以然,只回答这是父亲的意思,父亲在世时拜方位,他去世之后儿子也应照著拜。佛陀告诉他,佛教也拜六方,如其以孝顺父母为东方,恭敬师长为南方,夫妇互相体谅为西方,爱护亲友为北方,体恤仆从部属为下方,尊敬出家修行人为上方;同时并说明了父母对儿女、师长对弟子、部属佣人对主人以及修道的沙门对俗人,各别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责任。像这些都属于感情的范围,是人间的伦理关系。能够善于处理感情问题而过正当的感情生活,就是修行佛法的开始。
《维摩诘所说经》的〈佛道品〉中,记载普现色身菩萨与维摩诘的一段问话。
菩萨问维摩诘说:‘你有父母妻子,也有亲戚等眷属,还有部属和朋友,这不是很累赘吗?’言下之意是你既是一位大菩萨,却又拖家带眷,怎会自在呢?维摩诘答道:‘我的母亲是智慧,父亲是度众生的方法,妻子是从修行得到的法喜,女儿代表慈悲心,儿子代表善心和诚实;我有家,但它代表毕竟空;我的弟子就是一切众生,我的朋友就是各种不同的修行法门,在我周围献艺的美女就是四种摄化众生的方便。’
这一品涵盖了在家人生活环境中的种种人事物,维摩诘不但不因有这些累赘而不自在,反以大智慧来运用大慈悲。他虽然过著与一般人相同的感情生活,但是自有其解脱自在的内心世界。
可见,佛教徒并不需要排斥感情生活,但看其能不能以理性来指导感性;以感性来融合理性。能够以理性的智慧来指导感性的情感,生活一定过得非常丰富、顺利、左右逢源,而且自利利他。
所谓佛法的指导和智慧的原则,是教我们如何处理感情问题,而不是要我们放弃、排斥或厌恶感情。如果用情不当,会带来困扰;用情没有节制,也会造成灾难。例如:父母对子女固然要爱护,但是溺爱,反而害了子女;男女之间应该相爱,可是婚外情或婚前复杂的感情生活,不仅会惹来家变的麻烦,也会给社会制造纠纷。另外,对亲戚朋友以及师生之间、主仆之间等等关系,也都要基于理性而付出感情,否则徒生困扰。佛法,并非反对感情生活,而是要指导我们如何过合理合法的感情生活。
权势?爱情?佛门四大皆空,这些东西和佛教没关系。、 ...一 圣经源于神的...为什么?撒旦可以变成各种模样,变成圣灵对于他来说是小意思。只要变成了圣灵...
佛教怎么看夫妻感情
1、佛教对人间男女、夫妻间的爱情、婚姻,并非一味否定。《杂阿含经》卷三六中,佛谓贞祥贤良妻,居家善知谚《别译阿含经》卷十二中,佛称妻为最亲友,说夫妻应“异体同心”。佛陀并非劝所有的人出家断爱,而教导善生、玉耶女等在家弟子恪尽人道。2、大乘、密乘还以爱情、婚姻为菩萨随顺众生而度...
爱情在佛教里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的爱情强调的是无私、无欲、无求的真实感受,即不求回报的一种境界。传统的佛教爱情观念认为,通过爱情可以感受到生命真正的存在和意义,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爱情的真正意义在于让我们明白,爱是一种超越个人利益和欲望的追求,是一种真实和坚定的情感。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有情。爱情是众生...
佛教对爱情的看法?
仁者爱人 ,佛没有爱情,因为佛的爱是世上的每个人,无论好与坏,佛的爱不会被爱情限定。佛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因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四种因缘才聚合在一起。
佛教怎么解释男女之间爱情之类的
1. 佛教强调顺应自然,随遇而安,但同时也提倡积极面对人生,包括爱情。2. 在佛教中,并没有绝对的命运安排,人的行为和选择决定了他们的未来,而佛教的觉悟是帮助人们明智地作出选择。3. 如果人们不积极地面对爱情和婚姻,就不会有幸福的家庭和美好的世界。4. 爱情和婚姻需要三分的缘分和四分的爱心...
佛教对爱情的看法
人世间的爱情是虚伪的。不可靠,也不实在。尽有明无。今天高兴,就爱得死去活来;明天不高兴了,就恨之入骨。1.佛教教导众生,若彻底回归本心,脱离一切轮回之苦;就必须从戒除贪嗔痴起。此三毒乃一起众生无明之根本。2.一切有情众生之情爱均基于爱欲、贪婪与执着等根本无明。既然包含了根本无明因素...
佛教对爱情的看法?
在《玉耶女经》中,佛祖对女性具体讲了爱情婚姻观,大致是对爱情忠诚,勤劳,孝敬公婆,随顺丈夫,相夫教子等等。与 传统的爱情婚姻观相似。在《优婆塞戒经》、《善生经》和中佛祖对男性讲解了爱情婚姻观,主要讲男性应该忠诚,让女人衣食无忧等等,也与 传统文化的观念相似。
佛教对爱情、婚姻有何态度?
1、佛教认为万事皆是因缘合和而成,爱情和夫妻是缘分,是有共业所感造成的。当然你能够随缘销旧业又不造新业最好。 2、结婚后妻子必须尊重丈夫,丈夫爱惜妻子。佛教反对喜新厌旧;当然你是为了出家,征得配偶同意离婚,然后出家者是有功德的;不赞同已婚者未得配偶同意自己出家。 3、性之事,出家...
在佛教对爱情的说法是什么?
以佛法研究佛法》中的举证,了解到波斯匿王对佛法「其实是信心微薄」的(第七○页),因而对波斯匿王的归依三宝之说保留,而采用了《中部第八七爱生经》的说法。六、在佛化家庭中,夫妻间不妨可以像末利皇后一样,互相提醒「万一我有个三长两短时」,也是一种不错的关照与心理准备。
佛教如何看待爱情?
佛教认为爱情是生命的根源,是生死的根本。有情众生为什么会在三界六道里没完没了地流转?就是因为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无明导致了盲目的、无意识的冲动,使我们干出很多不该干的事情;又因为情的力量,使我们被三界里的各种现象系缚住了。比如对家庭有感情,就会被家庭所束缚;对事业有感情,就会被...
佛家对男女之间爱情见解?
佛家对男女之间爱情见解是:人生在世,除了饮食的养分,还需要精神的滋润,而感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润剂。感情和生命可以说是息息相关的。然而,感情虽然带给人很多温暖,却也充满痛苦。相爱的人,感情浓烈,如胶似漆分不开,一旦爱过了头,或失去了爱,就变成了苦。也有人以为只要不动情,就不会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