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点滴网 感知人生智慧分享生活点滴幸福

民族风情:安徽砀山回族婚俗简记

砀山回族的婚俗,从古延续到现在,仍保留了许多民族特色。一对回民青年男女要成为夫妻,需经过两次下福、举行婚礼、念依扎普等仪式。
  第一次下福
  “下福”,即男方给女方送礼品,双方确定关系。但送什么?怎么送?这就需要一个中间人——媒人,即使是自由恋爱的,也要请一个媒人,由媒人代表男方到女方家去,部一问女方想要什么?女方会依照男方的家境,告诉她所想要的东西,一般情况下,都是要果子和衣服。由于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果子的斤数由过去的几斤,提高到现在的十几斤、几十斤甚至百斤;衣服的件数也由以前的2身,增加到目前的4年、8身,一般不超过12身。回族的 规矩是女方要的适可,男方一定按数买。
  结婚是人生一大喜事,在 ,双日子一般都认为是吉日,回族人认为每月上旬的双日更佳。因此,他们一般把“下福”的日子定在二月初二或六月实六。男方请媒人和包一痊背东西的男子到女家,回来之时,女方要回送男方两小包米、两小包面、两小包麦麸、两小包盐、两棵艾、两根小葱,表示不论做米面夫妻,还是糟糠夫妻,都将相亲相爱。女孩还要送男孩一双鞋、袜,另外,还要给媒人两包果子。
  第一次下福以后,两人就是未婚夫妻了,但何时才能成为真正的夫妻,还需第二次下福。
  第二次下福
  这第二次“下福”,又称“要好”,即男方托媒人至女家商量何时举行婚礼,定下吉日。回族的第二次下福也必须选在二月二或六月六,并带着果子和衣服,这次的数量一般较少,大致是第一次“下福”的一半。但女孩此次要送给男孩一身漂亮的衣服,并回送媒人两包果子。第二次下福圆满结束,下面只待举行婚礼。
  婚礼举行
  旭日东升,男家早早搭好棚子,并在前面挂好红布(回族不贴喜对)。录音机中放出的欢快音乐,更增添了喜庆的气氛(回族婚礼不允许用人吹的响器)。
  男家迎亲队伍,由男孩的婶子(称为女客),和4位女孩子组成,去接。女家送新的有女孩的叔或舅(叫作男客),一位几岁的男孩(压车),和4位女孩子组成。
  迎亲队伍到来的那一刻,是婚礼中最热闹的一个场面。喜悦的人群早已等在门口,伸长脖子,提起脚跟,互相拥挤着,想先睹新娘的芳容。新娘刚一下车,就被人群团团围住了。看这时的新娘:少女特有的羞涩在此时显露无余,那种甜蜜的腼腆是那么自然,那么动人。回族青年男女在婚礼上不磕头,下车后直接在亲月好友善意的推搡中进入新房。然后再请阿訇念“依扎普”。回族青年男女结婚虽然已到政府登过记,领过结婚证。但在回民看来。还必须请阿訇念“依扎普”,他们才能被承认是真正的夫妻。
  念依扎普
  念“依扎普”是在婚礼当天中午吃饭前,阿訇坐北朝南,左右是男女的主婚人,一般女的4人,男的2人,因为古时认为女的记忆力不如男的,所以女多男少。阿訇念“依扎普”要具备下列条件:第一,双方必是“穆民”(即回民);第二,双方都同意;第三,双方都有证人。有此三条件,阿訇才能念,念前先互换聘礼(聘礼可以是钱,心爱之物等,只要能代表双方的心,不论东西贵贱、多少)。阿訇念的内容大概是:按照我教婚姻制度,男女婚配,是人伦大典,其基本原则,须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经过家长和大媒及聘礼等合法教规手续,即可成礼。至于夫妻之道,应当彼此相敬相爱,并须爱之以德,敬之以礼,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精诚一致。今天是双方家长将一切责任,交卸与新娘新郎的日子,也是新娘新郎开始负责的日子,故应知道做人之道。第一应当孝顺父母翁姑,尊敬岳父岳母等,要将对方的父母,视如自己的父母一样。家庭间长幼辈尤须上和下睦,对亲友往来,更要谦和,待人接物,须有礼貌,主持家务,是省却翁姑丈夫之顾虑,亦是自己应尽之责。将来对于子女,应当导以(伊斯兰)中庸之道,对国家应存爱国思想,奉公守法,凡国民应尽之义务,应尽量做到,对社会公共事业,务必赞助,对宗教应辨别真伪,坚定信仰,并守当行应止之法。总而言之,有好家庭,方有好国民;有好国民,方有好社会;有好社会,方有好国家。结婚是夫妇做人的开始,凡人能遵守主圣之道,则将来一切定能符合理想。希望新娘,新郎共相勉之。
  新娘新郎在阿訇的祝福、教诲声中,婚礼的仪式久此结束。从此开始,将由俩人并肩走向人生新的旅程。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结婚习俗是怎样的?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的结婚习俗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以下是砀山县结婚习俗的主要特点: 传统婚俗的影子:砀山婚俗保留了 传统婚礼的某些框架,如说媒、过小柬、过大柬等程序,这些与古代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

安徽结婚方面习俗(铜陵,和砀山的)

铜陵市区已经很少有这样风俗,给见面礼或者聘礼之类的!县里乡镇有根据男方家经济条件给,现在男方买房子的多,女方一般陪嫁家电(有的带装修)或者轿车一部

安徽省砀山县的婚礼程序是什么

这是还是长辈靠谱,或者是结=过=婚的。 镇与镇上规矩都有些不一样。 彩礼越多越好,这是不变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