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的使用习惯会影响大学生的婚育观,你的婚恋观受到影响了么?
APP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并且APP也是会影响到人们的婚念观的从中我也是深有体会。首先是寻找对象的时候更加倾向于寻找有趣有涵养的异性;其次是重视晚婚晚育的政策;再者是更加坚定了自己需要的人生伴侣是三观价值体系相似的人群。
一、寻找对象的时候更加倾向于寻找有趣有涵养的异性首先是寻找对象的时候更加倾向于寻找有趣有涵养的异性,我是一个经常使用短视频APP的人,不仅是因为里面的内容很吸引我,同时还可以给我带来丰富的信息源。并且我短视频APP里面关注的人群占比更多的是异性群体,按我个人的喜好来说我更喜欢一些有着个性化标签的异性,因为这样子总是会让她在众多的人群中或者短视频中第一眼就产生吸引力,不仅是喜欢她们的颜值外表,更喜欢的是她们的谈吐举止;喜欢她们对于一些事物的看法有着新颖的特点;喜欢她们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喜欢她们的知识涵养;喜欢她们的闲情雅致。
虽然知道自己所看的短视频APP里面的优质女性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少,但是还是抱着对于爱情美好向往的态度去发现身边的风景。
二、重视晚婚晚育的政策其次是重视晚婚晚育的政策,对于我的家人而言经常会催促我需要赶快找一个合适的伴侣,但是我也经常回应他们说:“找对象又不是超市买东西,需要一个过程的”。但是近些年我发觉使用了一些信息源APP自己也更加理解了晚婚晚育的含义,因为晚婚晚育的本质是想要让年轻男女有了更多谈恋爱的基础和资本的时候发展出一个更加和谐幸福的家庭。其实晚婚晚育还是有很多好处的,不仅使得彼此双方都有了一定的物资基础,同时各自的思想程度也更加成熟,经营家庭生活才能更加如鱼得水。
晚婚晚育的政策对于社会进步还是有一定的益处的,因为这样子可以提高人口整体的质量。
三、更加坚定自己需要的人生伴侣是三观价值体系相似的人群再者就是更加坚定了自己需要的人生伴侣是三观价值体系相似的人群,通过使用种类丰富的各类APP发现每天都有很多的爆炸性新闻、调侃性新闻、正能量新闻、娱乐新闻、时事新闻、政务新闻、社会新闻,通过整合这些信息源综合分析后发现其实人之所以会犯错主要还是自身的思想体系存在问题,那些会屡屡犯错的人更是自身的价值观体系出现了崩塌。所以我也愈发觉得以后找对象三观尽量还是要正一些,这样子和我的性格更加合得来,未来的爱情才能天长地久。
其实谈恋爱是否能够长久是取决于三观是否保持着足够高的契合度,契合度高才能发展成为婚姻关系。
APP的使用还是应该适度,因为过多地接收一些信息会导致大脑没有思考的时间来过滤掉一些没用的信息,使用了众多APP后的心得体会就是现在三观体系更加明朗开放了。
使用APP的注意事项:
应该控制使用时间,使用时间过长的情况下对于视力的伤害还是蛮大的,并且使用APP的时候需要留一些充足的时间给大脑进行思考。
许多社交软件都充斥着各种关于感情的贴子,晒着各种各样的聊天记录截图。内容大都千篇一律,“男朋友出轨了怎么办”、“男朋友对我的爱非常拿得出手”、“女朋友不高兴了要怎么哄”等等。
像这样的话题有很多,也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根据别人的情感经历,我也许会把一些别人的感情里所得到的教训强加给自己,让这种教训成了找男朋友的一个影响因素。但是这明明没有发生在我身上,但是我就是被影响到了。
但是,在APP的使用过程中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不该完全相信,应该要保持自己的判断和理性,树立一种正确的婚恋观。
近日, 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网站公布了《 大学生婚育观报告》,抽取样本来自30所高校。报告指出,61%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会结婚,7%明确表示不结婚,同时理想结婚年龄为27.82岁,平均恋爱次数为1.62,总体而言大学生的结婚意愿高于预期。但结婚意愿存在人群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性别、家庭、学校层级与地域。
同时报告还指出,APP的使用习惯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婚育观,其中微博的使用与大学生的婚育意愿存在负相关,虎扑的使用与大学生的生育意愿存在正相关,使用豆瓣与女性的生育意愿存在负相关,使用小红书与女性的婚育意愿存在正相关,游戏类APP的使用主要降低女性的婚育意愿,对男性几乎没有影响。
早前,在 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人民大学家庭与性别研究中心、公众号“严肃的人口学八卦”联合主办的“ 大学生婚育观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就互联网时代下 大学生的婚恋观、择偶偏好以及精神面貌等话题展开讨论。
人口学会会长、 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教授指出,当今 处于快速社会转型阶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便是青年人的婚恋行为及婚恋观念。大学生作为当前青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
而在抑制结婚意愿的因素上,婚育成本以及工作家庭平衡因素对大学生结婚意愿影响突出,其中男大学生最大的顾虑为结婚成本,女大学生受结婚阻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并伴随着观念的转型;同时在促进结婚意愿的因素上,大学生最看重的是婚姻的精神情感支持功能,同时也希望兼顾物质支持属性,其中男大学生看重生命历程,女大学生更关注支持功能。在对不同婚姻行为的接纳态度上,大学生对试婚性质行为的接受程度最高,对非传统养育观念接受度很低。
进一步通过聚类分析将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划分为健康奋斗派、焦虑奋斗派、佛系派和躺平派,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内卷型”(高奋斗、高焦虑、低意义感),且躺平派只约占14%。其中,家庭状况越好、地区发展状况越好的大学生越消极,男大学生相对女大学生更消极。另外,调查还涉及大学生的自我预期和对子女的预期,其中自我预期乐观占比为28.12%,自我预期悲观占比为23%,子女预期乐观占比为83%,子女预期悲观占比为4.2%,总体而言,大学生对子女的发展更为乐观。
在精神面貌与婚育观的关系上,躺平派的结婚意愿和生育意愿最低,也有更高的女儿偏好;佛系派婚育意愿最高,并且竞争和焦虑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婚育意愿;乐观群体的婚育意愿均很高,悲观群体的婚育意愿最低;对自身的预期主要影响结婚意愿,对子女的预期主要影响生育意愿。
大学生的婚育观,其中微博的使用与大学生的婚育意愿存在负相关,虎扑的使用与大学生的生育意愿存在正相关,使用豆瓣与女性的生育意愿存在负相关,使用小红书与女性的婚育意愿存在正相关,游戏类App的使用主要降低女性的婚育意愿,对男性几乎没有影响。在信息暴露(暴露于不同类型信息的影响)维度上,报告称,“晒 ”和恋爱育儿综艺会显著提升大学生婚育意愿,暴露于情感八卦消息会抑制大学生结婚意愿,同时国家的生育政策以及专家看法对大学生婚育意愿起到一定正向作用。六成受访大学生明确表示会结婚,住房和养育成本影响最大早前,在 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人民大学家庭与性别研究中心、公众号“严肃的人口学八卦”联合主办的“ 大学生婚育观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就互联网时代下 大学生的婚恋观、择偶偏好以及精神面貌等话题展开讨论。 人口学会会长、 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教授指出,当今 处于快速社会转型阶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便是青年人的婚恋行为及婚恋观念。大学生作为当前青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会上, 人民大学家庭与性别研究中心主任李婷教授作《 大学生婚育观报告》。调查样本来自30所高校(包括4所双一流高校,18所普通高校,8所专科院校),覆盖22个省份26个城市。经数据清理后,获得的有效问卷共9775份。受访者的平均年龄为20.29岁,主要为汉族,城镇户口占比为43%,独生子女占比为35.71%,每月可支配生活费集中在500-2000元。李婷教授作报告介绍,61%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会结婚,7%明确表示不结婚,同时理想结婚年龄为27.82岁,平均恋爱次数为1.62,总体而言大学生的结婚意愿高于预期。但结婚意愿存在人群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性别、家庭、学校层级与地域。其中,女大学生、城镇户口、双一流院校、东部地区、父母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结婚意愿较低。而在抑制结婚意愿的因素上,婚育成本以及工作家庭平衡因素对大学生结婚意愿影响突出,其中男大学生最大的顾虑为结婚成本,女大学生受结婚阻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并伴随着观念的转型;同时在促进结婚意愿的因素上,大学生最看重的是婚姻的精神情感支持功能,同时也希望兼顾物质支持属性,其中男大学生看重生命历程,女大学生更关注支持功能。在对不同婚姻行为的接纳态度上,大学生对试婚性质行为的接受程度最高,对非传统养育观念接受度很低。报告指出,大学生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85,平均意愿子女数为1.36,两个指标的差值代表大学生对生育阻碍的感知。性别、民族、是否为独生子女和家庭背景会同时影响理想子女数和意愿子女数,其中性别和家庭户口对意愿子女数的影响大大超过理想子女数,另外各类大学生的理想女儿数都超过理想儿子数。同时,双一流高校、普通高校和专科院校的理想子女依次增加,理想子女数与意愿子女数的差值依次减小,双一流高校的女大学生感知的生育阻力最大。
微博、虎扑、豆瓣等App的使用习惯如何影响着大学生的婚育观?什么是抑制大学生结婚意愿的最大顾虑?“躺平派”的生育偏好是怎样的?近日, 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网站公布的《 大学生婚育观报告》分享了相关调查研究成果。该报告指出,App的使用习惯会影响大学生的婚育观,其中微博的使用与大学生的婚育意愿存在负相关,虎扑的使用与大学生的生育意愿存在正相关,使用豆瓣与女性的生育意愿存在负相关,使用小红书与女性的婚育意愿存在正相关,游戏类App的使用主要降低女性的婚育意愿,对男性几乎没有影响。在信息暴露(暴露于不同类型信息的影响)维度上,报告称,“晒 ”和恋爱育儿综艺会显著提升大学生婚育意愿,暴露于情感八卦消息会抑制大学生结婚意愿,同时国家的生育政策以及专家看法对大学生婚育意愿起到一定正向作用。六成受访大学生明确表示会结婚,住房和养育成本影响最大早前,在 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人民大学家庭与性别研究中心、公众号“严肃的人口学八卦”联合主办的“ 大学生婚育观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就互联网时代下 大学生的婚恋观、择偶偏好以及精神面貌等话题展开讨论。 人口学会会长、 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教授指出,当今 处于快速社会转型阶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便是青年人的婚恋行为及婚恋观念。大学生作为当前青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会上, 人民大学家庭与性别研究中心主任李婷教授作《 大学生婚育观报告》。调查样本来自30所高校(包括4所双一流高校,18所普通高校,8所专科院校),覆盖22个省份26个城市。经数据清理后,获得的有效问卷共9775份。受访者的平均年龄为20.29岁,主要为汉族,城镇户口占比为43%,独生子女占比为35.71%,每月可支配生活费集中在500-2000元。李婷教授作报告介绍,61%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会结婚,7%明确表示不结婚,同时理想结婚年龄为27.82岁,平均恋爱次数为1.62,总体而言大学生的结婚意愿高于预期。但结婚意愿存在人群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性别、家庭、学校层级与地域。其中,女大学生、城镇户口、双一流院校、东部地区、父母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结婚意愿较低。而在抑制结婚意愿的因素上,婚育成本以及工作家庭平衡因素对大学生结婚意愿影响突出,其中男大学生最大的顾虑为结婚成本,女大学生受结婚阻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并伴随着观念的转型;同时在促进结婚意愿的因素上,大学生最看重的是婚姻的精神情感支持功能,同时也希望兼顾物质支持属性,其中男大学生看重生命历程,女大学生更关注支持功能。在对不同婚姻行为的接纳态度上,大学生对试婚性质行为的接受程度最高,对非传统养育观念接受度很低。报告指出,大学生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85,平均意愿子女数为1.36,两个指标的差值代表大学生对生育阻碍的感知。性别、民族、是否为独生子女和家庭背景会同时影响理想子女数和意愿子女数,其中性别和家庭户口对意愿子女数的影响大大超过理想子女数,另外各类大学生的理想女儿数都超过理想儿子数。同时,双一流高校、普通高校和专科院校的理想子女依次增加,理想子女数与意愿子女数的差值依次减小,双一流高校的女大学生感知的生育阻力最大。
大学生的婚育观,其中微博的使用与大学生的婚育意愿存在负相关,虎扑的使用与大学生的生育意愿存在正相关,使用豆瓣与女性的生育意愿存在负相关,使用小红书与女性的婚育意愿存在正相关,游戏类App的使用主要降低女性的婚育意愿,对男性几乎没有影响。在信息暴露(暴露于不同类型信息的影响)维度上,报告称,“晒 ”和恋爱育儿综艺会显著提升大学生婚育意愿,暴露于情感八卦消息会抑制大学生结婚意愿,同时国家的生育政策以及专家看法对大学生婚育意愿起到一定正向作用。六成受访大学生明确表示会结婚,住房和养育成本影响最大早前,在 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人民大学家庭与性别研究中心、公众号“严肃的人口学八卦”联合主办的“ 大学生婚育观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就互联网时代下 大学生的婚恋观、择偶偏好以及精神面貌等话题展开讨论。 人口学会会长、 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教授指出,当今 处于快速社会转型阶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便是青年人的婚恋行为及婚恋观念。大学生作为当前青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会上, 人民大学家庭与性别研究中心主任李婷教授作《 大学生婚育观报告》。调查样本来自30所高校(包括4所双一流高校,18所普通高校,8所专科院校),覆盖22个省份26个城市。经数据清理后,获得的有效问卷共9775份。受访者的平均年龄为20.29岁,主要为汉族,城镇户口占比为43%,独生子女占比为35.71%,每月可支配生活费集中在500-2000元。李婷教授作报告介绍,61%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会结婚,7%明确表示不结婚,同时理想结婚年龄为27.82岁,平均恋爱次数为1.62,总体而言大学生的结婚意愿高于预期。但结婚意愿存在人群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性别、家庭、学校层级与地域。其中,女大学生、城镇户口、双一流院校、东部地区、父母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结婚意愿较低。而在抑制结婚意愿的因素上,婚育成本以及工作家庭平衡因素对大学生结婚意愿影响突出,其中男大学生最大的顾虑为结婚成本,女大学生受结婚阻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并伴随着观念的转型;同时在促进结婚意愿的因素上,大学生最看重的是婚姻的精神情感支持功能,同时也希望兼顾物质支持属性,其中男大学生看重生命历程,女大学生更关注支持功能。在对不同婚姻行为的接纳态度上,大学生对试婚性质行为的接受程度最高,对非传统养育观念接受度很低。报告指出,大学生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85,平均意愿子女数为1.36,两个指标的差值代表大学生对生育阻碍的感知。性别、民族、是否为独生子女和家庭背景会同时影响理想子女数和意愿子女数,其中性别和家庭户口对意愿子女数的影响大大超过理想子女数,另外各类大学生的理想女儿数都超过理想儿子数。同时,双一流高校、普通高校和专科院校的理想子女依次增加,理想子女数与意愿子女数的差值依次减小,双一流高校的女大学生感知的生育阻力最大。
微博、虎扑、豆瓣等App的使用习惯如何影响着大学生的婚育观?什么是抑制大学生结婚意愿的最大顾虑?“躺平派”的生育偏好是怎样的?近日, 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网站公布的《 大学生婚育观报告》分享了相关调查研究成果。该报告指出,App的使用习惯会影响大学生的婚育观,其中微博的使用与大学生的婚育意愿存在负相关,虎扑的使用与大学生的生育意愿存在正相关,使用豆瓣与女性的生育意愿存在负相关,使用小红书与女性的婚育意愿存在正相关,游戏类App的使用主要降低女性的婚育意愿,对男性几乎没有影响。在信息暴露(暴露于不同类型信息的影响)维度上,报告称,“晒 ”和恋爱育儿综艺会显著提升大学生婚育意愿,暴露于情感八卦消息会抑制大学生结婚意愿,同时国家的生育政策以及专家看法对大学生婚育意愿起到一定正向作用。六成受访大学生明确表示会结婚,住房和养育成本影响最大早前,在 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人民大学家庭与性别研究中心、公众号“严肃的人口学八卦”联合主办的“ 大学生婚育观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就互联网时代下 大学生的婚恋观、择偶偏好以及精神面貌等话题展开讨论。 人口学会会长、 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教授指出,当今 处于快速社会转型阶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便是青年人的婚恋行为及婚恋观念。大学生作为当前青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会上, 人民大学家庭与性别研究中心主任李婷教授作《 大学生婚育观报告》。调查样本来自30所高校(包括4所双一流高校,18所普通高校,8所专科院校),覆盖22个省份26个城市。经数据清理后,获得的有效问卷共9775份。受访者的平均年龄为20.29岁,主要为汉族,城镇户口占比为43%,独生子女占比为35.71%,每月可支配生活费集中在500-2000元。李婷教授作报告介绍,61%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会结婚,7%明确表示不结婚,同时理想结婚年龄为27.82岁,平均恋爱次数为1.62,总体而言大学生的结婚意愿高于预期。但结婚意愿存在人群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性别、家庭、学校层级与地域。其中,女大学生、城镇户口、双一流院校、东部地区、父母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结婚意愿较低。而在抑制结婚意愿的因素上,婚育成本以及工作家庭平衡因素对大学生结婚意愿影响突出,其中男大学生最大的顾虑为结婚成本,女大学生受结婚阻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并伴随着观念的转型;同时在促进结婚意愿的因素上,大学生最看重的是婚姻的精神情感支持功能,同时也希望兼顾物质支持属性,其中男大学生看重生命历程,女大学生更关注支持功能。在对不同婚姻行为的接纳态度上,大学生对试婚性质行为的接受程度最高,对非传统养育观念接受度很低。报告指出,大学生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85,平均意愿子女数为1.36,两个指标的差值代表大学生对生育阻碍的感知。性别、民族、是否为独生子女和家庭背景会同时影响理想子女数和意愿子女数,其中性别和家庭户口对意愿子女数的影响大大超过理想子女数,另外各类大学生的理想女儿数都超过理想儿子数。同时,双一流高校、普通高校和专科院校的理想子女依次增加,理想子女数与意愿子女数的差值依次减小,双一流高校的女大学生感知的生育阻力最大。
近日, 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网站公布了《 大学生婚育观报告》,抽取样本来自30所高校。
报告指出,61%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会结婚,7%明确表示不结婚,同时理想结婚年龄为27.82岁,平均恋爱次数为1.62,总体而言大学生的结婚意愿高于预期。但结婚意愿存在人群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性别、家庭、学校层级与地域。
同时报告还指出,APP的使用习惯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婚育观,其中微博的使用与大学生的婚育意愿存在负相关,虎扑的使用与大学生的生育意愿存在正相关,使用豆瓣与女性的生育意愿存在负相关,使用小红书与女性的婚育意愿存在正相关,游戏类APP的使用主要降低女性的婚育意愿,对男性几乎没有影响。
早前,在 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人民大学家庭与性别研究中心、公众号“严肃的人口学八卦”联合主办的“ 大学生婚育观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就互联网时代下 大学生的婚恋观、择偶偏好以及精神面貌等话题展开讨论。 人口学会会长、 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教授指出,当今 处于快速社会转型阶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便是青年人的婚恋行为及婚恋观念。大学生作为当前青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
而在抑制结婚意愿的因素上,婚育成本以及工作家庭平衡因素对大学生结婚意愿影响突出,其中男大学生最大的顾虑为结婚成本,女大学生受结婚阻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并伴随着观念的转型;同时在促进结婚意愿的因素上,大学生最看重的是婚姻的精神情感支持功能,同时也希望兼顾物质支持属性,其中男大学生看重生命历程,女大学生更关注支持功能。在对不同婚姻行为的接纳态度上,大学生对试婚性质行为的接受程度最高,对非传统养育观念接受度很低。
进一步通过聚类分析将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划分为健康奋斗派、焦虑奋斗派、佛系派和躺平派,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内卷型”(高奋斗、高焦虑、低意义感),且躺平派只约占14%。其中,家庭状况越好、地区发展状况越好的大学生越消极,男大学生相对女大学生更消极。另外,调查还涉及大学生的自我预期和对子女的预期,其中自我预期乐观占比为28.12%,自我预期悲观占比为23%,子女预期乐观占比为83%,子女预期悲观占比为4.2%,总体而言,大学生对子女的发展更为乐观。
在精神面貌与婚育观的关系上,躺平派的结婚意愿和生育意愿最低,也有更高的女儿偏好;佛系派婚育意愿最高,并且竞争和焦虑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婚育意愿;乐观群体的婚育意愿均很高,悲观群体的婚育意愿最低;对自身的预期主要影响结婚意愿,对子女的预期主要影响生育意愿。
大概是会有影响的吧。
目前网上许多社交软件都充斥着各种关于感情的贴子,晒着各种各样的聊天记录截图。内容大都千篇一律,“男朋友出轨了怎么办”、“男朋友对我的爱非常拿得出手”、“女朋友不高兴了要怎么哄”等等。
像这样的话题有很多,也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根据别人的情感经历,我也许会把一些别人的感情里所得到的教训强加给自己,让这种教训成了找男朋友的一个影响因素。但是这明明没有发生在我身上,但是我就是被影响到了。
但是,在APP的使用过程中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不该完全相信,应该要保持自己的判断和理性,树立一种正确的婚恋观。
可能会有一点影响。
拿微博来说吧,微博的使用与大学生的婚育意愿存在负相关,意思就是微博使用的越多婚育意愿就越低。
因为在微博上面可以看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新闻,也能看到很多关于婚恋的新闻。比如某某被她老公家暴、某某很相爱的明星被爆出轨、某某被骗婚,而且这些新闻的评论里面也会有很多不建议结婚的评论,有些人甚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一个过来人告诉大家不要结婚等等,这些新闻无一不让我们的婚恋观受到一定的影响。
婚恋观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原生家庭、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经历、网络等等。App的使用习惯也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不能起决定作用,婚恋观是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
某些App的使用习惯确实会对大学生的孕育观造成影响。首先上面提到的就微博来说,下载微博用来做什么?显而易见,大多数的人用微博来追星,而在微博热搜上,时常会发现这样一个标题“某某明星干了什么事,怎么怎么样了”,正是因为处于大数据时代,很多类似出轨、婚外孕的事情就被作为了他们谈论的对象,这样的例子看多了必然对大学生的孕育观必然会造成严重影响。
虎扑作为一个体育类的APP,其传输的价值观多是正确的,而相比较下来,这两款APP的使用对象也都有区别。一般情况下我并不会使用这些APP,所以暂时不会影响我的婚恋观。
Abp的使用习惯会影响大学生的生育观,你的分店观受到影响了么?
大学生的婚育观,其中微博的使用与大学生的婚育意愿存在负相关,虎扑的使用与大学生的生育意愿存在正相关,使用豆瓣与女性的生育意愿存在负相关,使用小红书与女性的婚育意愿存在正相关,游戏类App的使用主要降低女性的婚育意愿,对男性几乎没有影响。
在信息暴露(暴露于不同类型信息的影响)维度上,报告称,“晒 ”和恋爱育儿综艺会显著提升大学生婚育意愿,暴露于情感八卦消息会抑制大学生结婚意愿,同时国家的生育政策以及专家看法对大学生婚育意愿起到一定正向作用。
六成受访大学生明确表示会结婚,住房和养育成本影响最大
早前,在 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人民大学家庭与性别研究中心、公众号“严肃的人口学八卦”联合主办的“ 大学生婚育观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就互联网时代下 大学生的婚恋观、择偶偏好以及精神面貌等话题展开讨论。
人口学会会长、 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教授指出,当今 处于快速社会转型阶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便是青年人的婚恋行为及婚恋观念。大学生作为当前青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
会上, 人民大学家庭与性别研究中心主任李婷教授作《 大学生婚育观报告》。
调查样本来自30所高校(包括4所双一流高校,18所普通高校,8所专科院校),覆盖22个省份26个城市。经数据清理后,获得的有效问卷共9775份。受访者的平均年龄为20.29岁,主要为汉族,城镇户口占比为43%,独生子女占比为35.71%,每月可支配生活费集中在500-2000元。
李婷教授作报告介绍,61%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会结婚,7%明确表示不结婚,同时理想结婚年龄为27.82岁,平均恋爱次数为1.62,总体而言大学生的结婚意愿高于预期。但结婚意愿存在人群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性别、家庭、学校层级与地域。其中,女大学生、城镇户口、双一流院校、东部地区、父母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结婚意愿较低。
而在抑制结婚意愿的因素上,婚育成本以及工作家庭平衡因素对大学生结婚意愿影响突出,其中男大学生最大的顾虑为结婚成本,女大学生受结婚阻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并伴随着观念的转型;同时在促进结婚意愿的因素上,大学生最看重的是婚姻的精神情感支持功能,同时也希望兼顾物质支持属性,其中男大学生看重生命历程,女大学生更关注支持功能。在对不同婚姻行为的接纳态度上,大学生对试婚性质行为的接受程度最高,对非传统养育观念接受度很低。
报告指出,大学生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85,平均意愿子女数为1.36,两个指标的差值代表大学生对生育阻碍的感知。性别、民族、是否为独生子女和家庭背景会同时影响理想子女数和意愿子女数,其中性别和家庭户口对意愿子女数的影响大大超过理想子女数,另外各类大学生的理想女儿数都超过理想儿子数。同时,双一流高校、普通高校和专科院校的理想子女依次增加,理想子女数与意愿子女数的差值依次减小,双一流高校的女大学生感知的生育阻力最大。
这年头,不生孩子都要怪app了…这是觉得房价、996、教育负担都不如app的作用大么?那又用小红书又用微博的算什么?
我身边同龄的女性朋友除了我因为喜欢小孩,以后想生一个(也生不起俩)外,好像只有一个家里有几亿的想生孩子。其他的弯倒是弯好几个,想生孩子的是一个没有。那妹子为什么愿意生?因为她爸是国企厅级的啊。她有关系,工作晋升得快,肯定能休成产假,家里也不差钱。除了那种特别富裕的,或者像我这种单纯喜欢小孩的,其他女大学生都觉得生孩子坏处对于好处。大家家里条件虽然也都还可以,但是好像也没有到完全不受生小孩影响的地步。app只是让我们更了解生育给事业、给健康带来的负担,让我们知道关于社会的残酷事实罢了。不是它让人不想生啊。
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
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如下:1、课堂使用手机。这里所谓的课堂使用手机并不是用于学习而是娱乐,这种现象不仅影响自我的学习成绩,还直接影响到了其他学生的学习效率。2、睡觉使用手机。现在的大学生多数养成了晚睡的习惯
社交软件对大学生的影响有什么解决措施
1.现有的好友有多少,其中通过社交软件认识的有多少 2.一天中与人沟通的时间有多少,社交软件使用时间是多少 3.你(大学生)认为社交软件的优缺点有哪些 4.你(大学生)和同学朋友会经常一起出去玩吗? 暂时想到这=几=个,仅供参考。
以下关于使用APP习惯不正确的是?
填写与APP功能无关的真实姓名、出生日期、手机号码等信息 不正确的使用APP的习惯是填写与APP功能无关的真实姓名、出生日期、手机号码等信息。 这种做法可能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正确的做法包括不使用强制收集无关个人信息的APP,谨慎使用各种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