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点滴网 感知人生智慧分享生活点滴幸福

漫谈邯郸旧婚俗王景春



如今普遍都是自由谈恋爱,过去婚姻全靠媒人说合。男女双方都不认识,也不准见面,经过媒人两头牵线,双方都觉得“门当户对”、“属相相合”人品相貌都不错,便由双方家长拍板定案,这桩婚事就算差不多了,之后就要履行以下程序了。

过小书 : 过小书也叫过小帖,实际上就是男方向女方的求婚书。由男方写一个求婚的帖子,由媒人送到女方,女方如果不同意,就原帖退回;如果同意了这门婚事,把来帖留下,另写一回帖,媒人带回男方,男方高兴,便让媒人大吃大喝一顿,再给媒人个跑腿钱,这桩婚事便有了眉目了。
要彩礼过大书 : 从古到今,出嫁闺女都是要向男方要彩礼的,要彩礼时,女方尽量多要,认为不要白不要,说什么闺女养这么大不容易,不能就这样便宜了婆家人;而婆家人也找出各种理由讨价还价,经过几次的反复,最后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双方觉着可以了,便可以过大书了。过大书,实际上就是定婚书(那时不用领结婚证),由男方将写好的帖子送到女方家,女方接下定婚大书,彩礼也落实了,这门婚事也就算成了。
娶亲前的抬食箩和送嫁妆 :彩礼也要了,大书也过了,男方就要定日子迎娶新媳妇了。定日子,就是男方找个“明眼”的阴阳先生选“好日子”,所谓的好日子就是“大吉大利”的日子,如果选来选去,“大吉大利黄道吉日”里属相都不行,那新娘必须在出嫁时“穿黄鞋”了,俗话说:“穿黄鞋,能辟邪”。日子确定了,男方必须再向女方送一次“娶帖”。接着双方就要做娶亲前的一切准备了。比如:向亲戚、朋友送喜帖;安排忙客和婚事上所需的一些东西等等,总之,婚事那天的一切都要安排周全,不能有一点遗漏。

迎娶的前一天,男方要给女方送食箩(邯郸人叫抬食箩)。食箩像笼屉一样分好几层,每层都铺上红纸,分层放不同的东西,有四碟四碗下酒菜;一根全藕栓上红绳;猪肉一刀,连肝肺一套;两根大葱;两个石头蛋;斗米斗面等。据说这些东西都有它一定的含意,如:藕,是让一对新人不管干什么事都要虚心;连肝肺是说夫妻二人要心心相连,肝胆相照;大葱是祝一对新人更加聪明;石头蛋是让两人忠诚老实,干什么事都实实在在,斗米斗面是说年年五谷丰登等等。食箩抬到女方家,得到热情的招待。女方收了男方的食箩,随后就向男方送嫁妆了。嫁妆一般都很丰厚,应有尽有,表示女方家的诚意和脸面,因为嫁妆送到男方,邻居们都来参观,并品头论足一番。这时男方不但要设宴招待,还要向送嫁妆的人每人发一个红包,包有礼钱。
正式娶亲 : 结婚时,男女双方的家门都要油成黑漆的,并在门头上挂上大红绸布,贴上结婚专用对联。男方还要提前请来响艺班(一般都请永年的)。头天晚上就开始吹唱起来。好让街坊邻居都知道,便来随份子钱。第二天便是娶亲日。娶亲的队伍排成长龙,最前面是十一个人组成的旗队,各色大旗排成两行,旗队之后就是坐在大车上的响艺班;后面紧跟蓝、红两抬大轿。去娶亲时,蓝轿坐一位新郎的长辈,(邯郸人叫斟盅的)。红轿坐的是新郎。一切备齐后,管事人高声喊“起轿啦!”鞭炮齐鸣,旗队前的两面大锣便“哐!哐!哐!”地敲起来,同时响艺班的唢呐便吹了起来,锣鼓铙钹一起动,花轿也离开了地面,热热闹闹、浩浩荡荡地向女方家行进。

到了女方家,把新郎和斟盅的迎进上房,相互寒暄几句吉利客套话后便坐席,但这酒宴只是摆设,还没坐稳,外面管事的便大喊“上轿啦!”这一喊,新郎即刻去上轿,院里的嫂子们,早已准备好了蘸满黑锅灶灰油布,拦住新郎,满满地抹了一脸,煞时一个小白脸却变成了一个“黑老包”。回去时,新郎改坐蓝轿,新娘坐红轿(在出嫁前,新娘要经过“开脸”“上头”,由辫子改成脑后髻,头上蒙上盖头,坐上椅子,由自家兄弟四人抬上红轿,然后兄弟四人分成两班在红轿两旁各二人,邯郸叫“把轿的”。护送新娘到男方家里)。斟盅的坐着女方送亲的车回去,送亲的一般由女方的嫂子为首,去上五、六位,都是古装打扮,花枝招展(邯郸叫“圆饭媳妇”)。回去时不能走回头路,得从别的路绕回去。一路上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响艺班吹的很卖力气,一会儿吹“百鸟朝凤”,一会吹“鸾凤和鸣”,路过村庄时,村里有人拿一条长板凳往当街一拦,不让过,这时响艺班便吹一段戏曲,然后放行。
到了男方家,新郎下轿回去;而新娘却很麻烦,首先红轿轿口对准家门,不准落地,一个老年妇女手持烧红了的犁铧子,用醋一浇,犁铧“轰”的一声,白烟冒起,绕红轿顺转三圈,之后一个“全完人”,掀开轿帘,给新人头上戴一块绣花,带红绳的青布,这叫“戴壳子”,从此你就由闺女变成媳妇了。接着新娘怀抱织布机上的柽子和铜镜出轿,坐上椅子,由送亲兄弟四人抬着,跨过马鞍子,随后有抱着一个草料斗的人,(里面盛的是喂牲口的草料),撵着新娘往身上撒,一边撒一边喊“新媳妇下轿,一把草料!”一直到天爷台前。天爷台上放着一个斗,里面插着五色旗,旁边放着弓箭,新郎站东,新娘站西,拜天地入洞房,新郎拿弓箭进洞房,冲着新娘把箭射过去(只射到炕上,射不到新娘身上),这叫镇妖避邪。这时院里开宴,亲戚朋友坐大席。洞房内,新娘子由娘家来的圆饭媳妇陪着在炕上用餐。等院里席上三道菜上完,新郎新娘重新回到天爷台前拜谢爹娘、长辈、亲戚(按血统辈分次序排列)、邻居和朋友,司仪喊一句,新郎新娘拜一次,收一份拜礼钱,拜完为止。之后,新郎、新娘随娘家送亲人一块再回到女方家。女方家里要准备“回马席”招待女婿。女婿是贵客,坐主席,由女方家头面人物陪席。席罢夫妻一块回男方家,这叫“夫妻双双把家还”。

洞房花烛夜 : 新人回来之后,就开始闹洞房了,邯郸有“三天里面没大小”之说,谁都可以闹,并且闹到深夜。闹洞房的走了之后,新郎的嫂子拿一把新笤帚来扫炕了(走形式,不真扫),一边扫,一边说着玩笑话:“扫扫炕边,抱个状元;扫扫炕根儿,抱个小妮儿;扫扫窗户棂儿,抱个双眼皮儿”等。最后拿着笤帚在炕上乱扫一通,嘴里念叨:“东扑啦,西扑啦,养的闺女小子满炕爬。”嫂子一走,二人对面而坐,开始喝交杯酒。两杯酒同时斟满,同时端起,新娘先把酒递到新郎嘴上,嘴里便说:“头杯酒是你嘞,叫你养家致富嘞!”新郎张口喝干;然后冲着新娘说:“这杯酒是你嘞,叫你给咱生男养女嘞!”新娘也一口喝干。二人马上羞的满脸通红。交杯酒之后吃晚餐,餐罢,两人忙着上炕抢红被子,谁先抢到手,谁以后不受对方的气。不管谁抢着,都是新娘子铺炕。虽说被褥都是三新(新里,新表,新棉花),但里面却藏了一些大枣,瓜子,栗子,花生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寓意是早生贵子,还要有闺女有小子,花花的生,不能只生一样。洞房花烛夜,是整夜都不准熄灯的,这叫“长命灯”。洞房里从没有见过面的小夫妻深感新鲜,而洞房外的窗户下,早已埋伏下了姑嫂们在此“听房”。听房的劲头十足,不亚于洞房里的小夫妻,她们浓厚的兴趣,那怕是十月寒冰,鹅毛大雪也无所谓。小夫妻初次相会,在洞房里的甜言蜜语的悄悄话,被听房者们听到了个片言只语,第二天便向街坊邻居们大谈新闻,引得他们哈哈大笑。
三天之后新人双双去女方家“回门”。午饭后二人又返回男方家,九天后新娘便回娘家住“九天”了。住完“九天”,再回婆家,过起了正常生活,但新娘必须先给丈夫做双新鞋,这是邯郸的老规矩。
注:全完人,即这个女人上有公婆,丈夫健在,儿女双全,邯郸人就叫她是全完人。
2016 年3月2日
(农历丙申年正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