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习俗嫁妆不可少的是哪些
嫁妆,亦称“陪妆”、“妆奁”。是指妇女在结婚时带到她丈夫家里的钱、物。嫁妆穷富悬殊,厚薄不一。
古时殷实人家嫁女儿准备的嫁妆,小到马桶、床柜、妆匣,大到棺材都会准备好,让女儿哪怕不花夫家一分一毫也可以过很好,这样在夫家才有底气不用看当家人脸色。
嫁妆一般为结婚的时候娘家人给女方带丈夫家自用的小私房。发送后,女方即准备嫁妆,某些大户人家当女儿出生时还特地酿酒,装入酒埕,埋在灶口地坑,称“女儿红”,待出嫁日,让亲友分享。嫁妆穷富悬殊,厚薄不一。
收到大礼后,女家最迟需于大婚前一天把嫁妆送到男家。嫁妆是女家身份与财势的象征。以往,广东人喜用樟木拢送嫁妆,取其坚固耐用之意。送嫁妆可分为“送妆”与“迎妆”。“送妆”是女家将嫁妆往男家送,除了抬妆的人外,女家会请几位亲友跟随照料,人数愈多代表女方家底愈厚。
嫁妆抬到男家后,男家会请亲朋友好出来迎接,这叫“迎妆”。在嫁妆中,除了名贵的珠宝金饰外,还有许多象征好兆头的东西。以痰盂作子孙桶,希望女儿开枝散叶,儿孙满堂。以红尺作子孙尺,有良田万顷之意;花瓶代表花开富贵;铜盘及鞋则寓意同偕到老;银包皮带有腰缠万顷之意;剪刀有指蝴蝶双飞;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祝福新人恩爱缠绵;片糖则比喻甜蜜幸福;龙凤碗筷作衣食碗,有丰衣足食之意(碗内放置一封利市,可取代嫁妆的72套衣服)。
近年为了顺应做足礼节、细节从简的潮流,市面上出现了做工考究的微型嫁妆,她以原物为蓝本,设计上更富有 特色喜庆的造型,选用上乘樟木贴切喜庆传统风俗,深得准婚人士的喜爱。
在传统社会,夫妻一般住在丈夫家里,即使到现在过年过节也都是先去丈夫家里吃饭庆祝。这个问题不单是文化背景的问题,在各个国家是普遍现象,尤其在发展 家。韩国,印度, 都是一样的。
送嫁妆原因:
1、为了女儿过得更好些,贴补家用,或以备应急。
2、尽量给女儿争取在男方家的地位,嫁妆多可以显示女方家有经济实力(尽管普通老百姓家庭是东拼西凑的)。所以经常看到古代女人非常重视自己带到男方家的嫁妆:如手镯、玉器等。以上两点是符合经济人成本收益分析或效用最大化的。
1、彩礼、聘礼是男方给女方家人的,女方父母有可能将聘礼也作为嫁妆给女儿,但不给也没问题,女方父母有全权支配。
2、嫁妆是给新娘子的,属于新娘子的私人财物,婆家是无权动用和干涉的,如果要动媳妇的嫁妆,必须得到媳妇的同意,而媳妇如果不同意也是正当的。在古代,侵占媳妇的嫁妆是很恶劣的行为,对名声很不利。
3、女人去世后,她的嫁妆只能由亲生子女继承,如果没有子女,则要由娘家后人继承。这是因为从某朝代以后(忘记了是唐还是宋明), 女子实际上有一定的继承权,而对娘家财产的继承就是通过嫁妆来体现,所以如果她没有后人要返还给娘家,夫家其他人是不得占用的。
4、如果女人被休离或者离开夫家,嫁妆自己带走,没有分割一说。
5、古代的现实生活中,很多媳妇还是会因为软弱被婆家霸占嫁妆,但这种事情如果有人告或传出去,婆家是要付出代价的。古代女子通常用嫁妆来补贴家用(小家庭),资助丈夫读书或经商,养育并传承给孩子,也有特别“贤惠的”还用自己的嫁妆给丈夫纳妾,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4忌讳讲究
1、婚礼前一天男女两家大人不宜见面,所以送嫁妆时女方不宜派新娘的直系成年亲属相随。
2、女方得派一近亲男童(一般为新娘胞弟或近亲族弟)手执陪嫁之箱柜钥匙前往,现在一般只要随同前往即可,名为“押嫁妆”。
3、所有陪嫁物品以及送嫁妆用的各式车辆工具一律系以红绸布,以示吉庆。
4、送嫁妆的人员、车辆宜为双数。
5、男方得给送嫁妆的人员喜烟、喜糖和喜钱。给押嫁妆男童的喜钱应略多。
6、忌陪送床、锅、钟。
7、可由新郎新娘分用的物品,如被褥、脸盆、面镜、茶杯、枕巾、椅凳、花瓶等,宜为双数。
参考资料:
哪还是分手吧!…
天水有什么民俗文化
1、上九朝观每年农历正月初九,天水的市民都会倾城而出,去玉泉观“朝观”,朝观是天水最大的群众文化活动之一。每年从正月初八晚上开始,市民像潮水般涌向玉泉观。到零点,人流几乎水泄不通,钟声、鼓声、人们的欢呼声相融相和,直到次日凌晨,人流渐歇。2、伏羲庙会每逢农历正月...
甘肃定西有嫁妆这一说吗?
当然有这个说法了,在全国很多地方嫁妆是必不缺少的,每个地方都是有嫁妆这个说法。
天水有哪些习俗
天水习俗有:1、迷心饭:迷心饭为米饭或撒饭,传言吃了它就可以迷(糊)住心,不再考虑任何事情,而一门心思地办年过年了。迷心饭亦即风靡全国的吃腊八粥;2、掐娃娃: 在过去,人们生活困难,吃不上腊八粥,就“掐娃娃”,此俗今已无存;3、打腊疙瘩:天水乡下在腊月八这=一=天清晨,人们早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