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婚礼应该怎么做,这就带您深入了解
让汉服伴随礼乐复兴——汉式婚礼的出现与实践
很多同袍唏嘘汉服的坎坷历史,却未曾注意到随同汉服一同消失改变的还有我们的礼乐文化。进而还有思想道德的丢失。所谓的很多礼仪规范也完全沦落为封建统治阶级从精神上奴役民众的工具,早已失去了礼乐教化于民,和谐社会关系的积极作用。
反过来看今天,汉服的重新复兴,也必然会与传统礼乐的复兴相互影响,互搭便车。早在汉服实践的早期,就有同袍(蒹葭从风,溪山琴况)总结了系统的汉礼仪复兴方案。
依托这些最直接的资料,汉礼仪首先在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人生大礼婚礼中得到了实践。
重新挖掘整理并得以实践的婚礼形式当然与西式婚礼不同,同时也有别于之前婚礼形式中的所谓中式婚礼。简单说这种重新出现的婚礼形式挖掘了 自己原生的优秀婚礼文化,结合了汉服婚礼服的华美,场景布置的风韵,让婚礼中的新人在享受婚礼的同时感受到了属于我们民族自己的,来自祖先所给予的文化熏陶!
与汉服一样,这种婚礼形式当然不可能有来自什么官方权威的定义,目前我们只能从他的文化属性上近乎合理的大众化的赋予他一个名称。
汉民族传统文化样式婚礼。来自于我们汉民族自己历史的礼乐文化积淀。我们称之为汉式婚礼还是恰如其分的。
很多汉服同袍,或是给别人操办,或是筹备自己的人生大礼,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开始不断的完善婚礼的内容。
从服饰礼仪,到场景布置,再到如何用现代的手法去表现传统的文化。汉式婚礼也在逐渐的丰富完善,并在实践当中变得更加华美。
虽然很多同袍,因为不知道如何命名,使用过汉服婚礼,周制婚礼不一而足的名称,但这些名称或是在内容上比较片面单一,或是随着时代发展不足以涵盖今天的婚礼文化内容,越来越多的同袍因为汉式婚礼这个词汇准确丰富的内容涵盖性,开始接受并认同他,同时开始了细化汉式婚礼的分类。
比较大众认可的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划分为汉风,唐风,明风等不同朝代风貌,通过婚礼展示不同时代的礼乐文化,艺术文化之美。
而汉式婚礼的市场化运作也更加促进了这个文化传承与实践的过程与发展。相信汉式婚礼将会在整个 的婚礼文化构成中重新确立自己的位置!服务每一位支持汉文化,传承汉文化的同袍,用我们的汉家礼乐注解彼此的人生大礼!
——汉婚策礼仪工作室整理
去其繁琐取之内涵精彩绽放——汉式婚礼的当代实践
当你在决定自己的婚礼仪式时是否还在为中式西式的选择而烦恼?
当面对中西两种婚礼喧闹与庄重的对立时,是否会为无法在人生大礼之际郑重的用属于自己民族的方式宣读与爱人的誓言而遗憾?
如果是这样就让我们为你打开文化与历史的隧道,告诉你一个我们华夏自己的庄重婚礼仪式。
汉式婚礼仪式最早期的时候包括盥礼、祭酒、结发、结缨等程序,不举乐,不庆贺,重的是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可以喧闹嘈杂的事。
那时候的婚礼很简朴干净,没有后世繁缛的挑盖头闹洞房这类杂耍般的民俗,夫妻“共牢而食,合卺而饮”,携手而入洞房——这是具有汉民族性格特质的优美仪式;婚服也不是大红大绿,新郎新娘都穿着端庄的玄色礼服(玄色,黑中扬红的颜色,按照五行思想,是象征着天地、最神圣的色彩)。
整个仪式宁静安详,庄严肃穆。安静细致的仪式中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将见证维系属于我们华夏子孙的爱情誓言。
黄昏中开始的那个安静优美的仪式,代表着纯正的、优美而伟大的汉文明,直指人心。
遗憾的是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就象我们的其他文明一样,在新的时代里,我们祖先曾经庄重,素美的婚礼仪式也被我们丢失了,留下的除了大红大绿的艳俗装扮,嘈杂喧闹的仪程就是我们对失去文化的一声叹息了。
今天你可以重新选择这份属于我们华夏人自己的人生大礼,在挖掘整理了大量历史文化资料并结合今天的婚礼特点,汉式婚礼开始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
汉风婚礼,盛装礼服,承载华夏汉文明所赋予你的自豪与张扬,来自祖先的赐福将在神圣的宣誓中与您的爱侣一同分享。婚礼的背景装饰,仪式设计继承了绝大部分汉民族婚礼文化的原生形态,因此是简约平实不失庄重大气。如果类比西方的婚礼也许只有教堂婚礼的气势可以与之类比。
唐风婚礼,盛唐霓裳,章显着我们曾经拥有的华贵与奔放。雍容典雅的现场氛围将为新人打造华夏民族隆重婚礼盛典的时尚。
在 隋唐时期,因为丝绸之路的兴起, 与当时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在文化上也包罗万象,反映在婚礼当中在保留汉风婚礼特点的同时有增添了几分雍容与华贵。
值得一提的是唐风婚礼的礼服,相对汉风婚礼而言更为色彩绚丽,尤其以女子礼服为甚。我们华夏主轴文化的特点是“一板一眼”、直线条和方方正正,而隋唐在此基础上,融进了“动感”、“绚丽”里。这一时期我们的祖先似乎要把看到的美丽全部吃进去,再经过糅合,释放出来的是一种狂放而霸道的华丽……
男子礼服的整体构造比较低调,甚至不如魏晋前,而新娘的造型却愈发霸道。礼服可以跳色强对比使用多种色彩,再加上珠光宝气的配饰。唐代女人的服饰妆容并非简单取悦男人,而是超越男人彰显自我!
华夏传统婚礼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六个环节,正装入场——亲迎醮子——沃盥入席——同牢合卺——解缨结发——告谢父母。
唐风和汉风婚礼在核心流程上可以区别不大。因此环节一般根据新人具体需要进行取舍。
正装入场:
新人一同穿着华夏民族传承了5000年的正装礼服入场,在亲友的注目中,也许穿在
身上的华美礼服有些特别,有些“另类”。但是请相信,此时新人所张扬的正是属于我们华夏族人自己所拥有的自豪感,幸福感。新人传承着祖先的文明,在此人生大礼之际也必将得到华夏先祖的佑护。凝重磅礴的编钟鼓乐,高声诵读的朗朗诗经祝词,是对新人最好的迎接。
亲迎醮子:
新人大喜之日,感慨最深的当是自己的父母。在婚礼之前,父母还有何要叮咛嘱咐的吗?在传统婚礼之中,新郎的父亲会对出发迎娶新娘的儿子赐酒叮嘱。在现在,男女双方在家庭中已经拥有了同等的作用和地位。因此现场会安排新人双方的父母依次为新人赐酒,并嘱托新人婚后要担负起的责任。同时会赠与新人礼物,有所寓意。
沃盥入席:
新人揖谢父母以后,新郎揖请新娘入席,由男女从者为新郎新娘引水沃盥,焚香净手。以郑重的准备表达对双方婚礼仪式的尊重。同时观者也会从这一丝不苟的议事中感受到我们华夏婚礼的庄严所在。
同牢合卺:
新人入席后,由侍者短上酒爵,酹洒爵中酒告谢天地。
天地赐福,新人同食一牲之肉,同饮一匏中酒,象征从此福寿同享,甘苦与共。这是婚礼中最为庄重神圣的环节,与西方的教堂宣誓有一曲同工之处。只不过我们的祖先借物喻事,以事言礼,在一食一饮之间许下爱情的承诺。
解缨结发:
今天当我们以各种方式去传达自己爱的信息时,是否更想了解我们祖先如何互定终身的哪?抛开后世礼教强加的束缚。我们的祖先早已接受自由浪漫的恋爱形式,男方会在定情之时赠与心上人一缕红缨,为其束发。自此这名女子也会恒守定情的誓言,在两人庄严的婚礼仪式后由已经成为自己夫君的那个他将红缨解下,再各取自己一缕青丝,系结在一起,作为爱情永远的象征与纪念。可以理解为 传统婚礼的婚礼誓言环节。
告谢父母:
大礼终成,沉浸在幸福当中的新人不能忘记养育自己成长并为自己创造幸福美好今天的父母。新人要拜谢双方父母,让父母与自己同享婚礼这幸福的时刻。
——汉婚策礼仪工作室整理
用心传承戒骄戒躁——汉式婚礼的市场的现状
随着汉式婚礼的逐渐复兴,以及传统文化在当代民众中影响力的扩大,商业化已经成为了相关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其中也有很多不太和谐的音调。
首先体现在实际的推广运作中,很多从业者一知半解文化素质低下,连 历史朝代都背不下来,连基本的礼仪知识都错误百出就开始给新人筹备汉式婚礼。
在素质底下的同时,又有很多人动辄以汉式婚礼第一人,汉式礼仪泰斗等等身份自居,可见这股浮躁浮夸的歪风依然刮到了汉式婚礼的产业实践中。
像很多婚庆公司,不了解汉服,简单字面理解是汉朝的衣服,婚服大量使用劣质的影楼装,这样的婚礼肯定是廉价简陋的。
有的婚庆公司,在礼仪细节上十分随意不严谨,甚至违反了很多文化上的礼制避讳。像汉服左衽文化上多为入殓或是蛮夷番邦。婚服中出现就是对新人的极度不尊重,试想在西式婚礼中,听不懂英文歌,婚礼进行曲错放了安灵曲,筹办的婚礼服务机构能安身而退吗?
还有些机构个人完全从商业角度考虑,醉心于虚名功利,自创概念,如汉唐婚礼,新中式,并自诩首创者,资深从业者。
但起码您要在逻辑上说得通呀,汉唐婚礼到底是汉还是唐?如果是泛指朝代的综合,那明去哪里去了?如果是说文化的综合,两个完全不同时代风貌的东西放一起你觉得会好看吗?
而新中式则是片面的理解了 文化的传承关系。我所看到的很多所谓新中式无非就是西式婚礼的仪式穿上中山装,民国的红衣裙,这样的新中式不过是西式婚礼加上些 元素。并没有基于我们民族的本源礼仪文化去传承发展。称之为新西式差不多,就不要再冠用中式了。
而传承角度来讲,汉式婚礼一样也不是止步不前,汉式婚礼本身不是复古婚礼,他是 婚礼文化的正常传承,很多婚庆公司把汉式婚礼划分到主题婚礼里面,完全是误解了汉式婚礼是一个大的婚礼文化范畴,从内涵上讲拥有与西式婚礼同等的地位。
他同样可以发展,丰富,更加精彩。根本不存在新旧与否。你听说过新西式吗?说出新中式的人正是错误的把 自己的文化当成了古代文化。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非物质属性,存在的传承的自然没有新旧之说。所以所谓新中式要么是肤浅的拼凑了有些 元素的西式婚礼,要么是换了个名字来践行汉式婚礼的发展与传承,很遗憾目前还没有看到这样的案例。
汉式婚礼首先他是婚礼,要去尊重新人服务新人,自己都不用心谈何服务,谈何尊重。再有汉式婚礼是在传承我们自己的文化,每对新人能够选择汉式婚礼都是抱有一定对我们自己文化的热忱之心。用劣质的服务去应付满怀诚意的市场,从良心上过得去吗?
况且应付将就未必就能赢得市场,赢得新人的认同。很多婚庆公司对汉式婚礼的态度也未必就是针对汉文化的漠视,更多的是操作普通婚礼不严谨态度的一种惯性。但需要注意的是,相对已经模式化,泛滥化的普通婚礼,汉式婚礼的潜在客户群体多少可是了解一些相关文化的,否则为何舍去成熟的普通婚礼不做,选择汉式婚礼?
应付客户最终会失去客户。想要在汉式婚礼方兴未艾的产业中立足,增强自己的文化修养才是不二之策呀!也再次提醒同袍,人生大礼,精心筹划,对文化有敬畏之心,更要不负自己对文化一片诚心!
——汉婚策礼仪工作室整理
什么是汉唐婚礼
汉唐婚礼的礼仪程序极为庄重。迎礼就位时,父母、有司、侍者先就位,新人随后进场,相互揖礼,然后向宾客行礼。接着是沃盥入席,行礼前需要浇水澡手,以示洁净、敬慎、庄重。群童齐诵《关雎》,以此表达对新人的美好祝福。接下来是宣读告文,新人李红升、陈嘉在此仪式中正式结为夫妻,告曰:李陈联婚...
汉唐婚礼的流程 汉唐婚礼的服饰
1.新娘要在指定地点和规定的时间下轿,然后鞭炮齐鸣,舞狮庆祝。2.新娘在伴娘的搀扶下跨火盆,意思就是婚后生活会红红火火。3.在大门前放一条马鞍,新娘跨过马鞍意思是婚后生活平平安安。4.新郎去拿着红绸缎牵新娘到大厅内,用称去挑开新娘红盖头。5.新人先拿起杯子敬天地,感谢天地喜赐良缘。6.新人...
汉唐婚礼是什么?
(1)发饰和服装:风格华丽,造型唯美,主要以唐朝太子大婚的婚服而设计出的婚服 ;(2)音乐: 汉唐婚礼的主创音乐是由负责制作唐明皇的音乐制作人亲自操刀制作的,音乐优美、浪漫。汉唐婚礼礼仪:礼仪第一:迎礼就位:父母、有司、侍者就位。新人进场,相互揖礼,站定,向宾客行礼。礼仪第二:沃盥入席...
唐代公主出嫁
婚礼礼仪中,入洞房之后,还有若干注意事项。 其一,却扇,古时,新妇多用扇遮脸,需待交拜后去之。称为“却扇”,和前面说过的催妆诗一样,男方也要做却扇诗。抄一首: 不须面上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 城上风生蜡炬寒,锦帷开处露翔鸾, 巳知秦女升仙态,休把圆轻隔牡丹. 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
周/汉/明制婚礼需要经过哪些流程?
最为奇怪的是周制婚礼往往把主婚人给安排在新人中间同案坐,喧宾夺主意味很浓。这里推荐唐制、明制婚礼,相对来说服饰、礼仪都会靠谱很多,尤其推荐明制婚礼,明代保留至今的记载很是充分,服饰、礼仪靠谱容易考证和置办,而且时代贴近,社会结构也是我们可以理解的,也符合民间对传统婚礼的印象,社会、...
汉式婚礼流程谁知道是什么样的
抛开原始的内容(如果感兴趣可以直接查找“仪礼士婚礼”),大秦这里有一套实际操作的流程,可以供您参考。针对酒店汉式婚礼进行了一些变通。华夏原生样式的婚礼仪式包括盥礼、祭酒、结发、结缨等程序,不举乐,不庆贺,重的是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可以喧闹嘈杂的事。那时候的婚礼很简朴...
我想举行汉式婚礼,那么身为新人应该注意哪些礼仪呢?
最后,一:新人入喜堂。在穿着侍服人士的陪同下,一同走进婚礼大厅,感受宾客羡慕而又激动的目光。二:颂辞:传统的汉式婚礼中,要由长者宣读证婚词,所有文书皆为卷轴形式。三:沃盥礼。新人在进行婚礼之前,需要将自己的双手清洗干净,以表示真心面对这段感情。四:对席礼。夫妻双方面对面相坐,接受...
中西式婚礼的区别与流程
3、汉唐婚礼流程:同心结发和谢媒 现代中式婚礼流程:现代的娶亲仪式,很多都是把该在洞房里的事搬出来展示。如结发,应是新人在洞房里相互剪些头发,作为夫妻关系的信物放在一起保存,现在则是当众表演。之后双方母亲同点龙凤烛,新人交换香书美玉做信物,再请出媒人赠送蹄膀。上面就是小编精心给大家整理...
汉唐婚礼婚书内容是什么
首先,我想先确认一下您的问题是不是指,现在市场上比较流行的,依照周礼的礼制,使用汉朝或者唐朝元素的布景和道具,穿着汉唐时期的古装礼服,来进行的复原传统文化的汉唐婚礼,婚礼仪式上所用婚书的内容?你可能要问,为什么我要问得这么详细,说实话,我就在汉唐礼艺(成都汉唐婚庆)工作,所以对这个...
举办一场汉式婚礼需要哪些知识?
5.找婚庆公司确认方案 就目前国内很多婚庆公司的现状来说,大部分地区都不具备专业的汉服婚礼团队来包办新人们的汉婚婚礼,所以新人们自己已经明确了需求之后,去找一个靠谱的婚庆公司,跟他们协商你们要办的婚礼具体是怎样的,去给婚庆公司一个明确的想法,不要全部都丢给婚庆公司去做,很容易就会发生杯具。 6.过问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