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点滴网 感知人生智慧分享生活点滴幸福

婚礼散文

  堂姐打电话说她的女儿十月十二号回门之喜,嬉哈间便定下了那天之约。

  到了十号晚上,母亲与我电话里闲语家常,无意中提及了此事,惊然间才知自己差点忘记了那事。母亲说我年纪轻轻,真是太糊涂了,我还自责自己是不是有点太冷漠,现在对这样的事情不上半点心思。

  是的,我不喜欢现在的婚礼。

  太过雷同的仪式过后,便是你吃我喝,再然后就是寂然离席,像是踩着点儿来工作一样,十二点到场,一点半散场。即便新人和余下的亲戚们回到家里,却也没有多少热闹的气氛,于我的心里,总感觉少了些什么,总感觉太浮,太浅,无法入心。

  至少,我近年来参加的婚礼,只限于酒店里的吃喝,基本没去过家里。

  新娘的妆很漂亮,新娘的礼服也很漂亮,长长的婚纱,精致的婚鞋,完美的搭配可谓是浑然天成,新郎西装革履,神采飞扬,但除了他胸前佩带的“新郎”的小红花,我想我大概是不怎么确定他就是新郎的。

  现场很炫目,红色的地毯,高脚的酒杯,喧闹的音乐,迷离的灯光,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眼里总不停飘现着那抹红,耀眼,夺目,热烈而蚀心。大红的棉袄,大红的盖头,仿佛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色彩。

  要说这种婚礼还有一点可以打动我的,那就是司礼仪式中关于“报恩”的那个环节。煽情而深沉的音乐响起,浑身的血液顿时澎湃了起来,一句:孩子长大了,感谢爸爸妈妈这么多年来的辛苦培养,感谢爸爸妈妈给我们的爱。我的眼泪便开始在眼眶里打转,那些被岁月的浮华掩埋了的真情,在那一刻被强烈地唤醒,人性中的那份真瞬间便升腾成了一种最美丽的情感。

  看着堂姐落泪了,堂姐夫也有些欲哭的样子,看着她们的女儿扑在她们的怀里,我急忙扭转了头。可以说每一场婚礼我都渴望看到这个场景,而对于其它一切视若无睹。就像杵着筷子不知该落于哪个盘中的时候,我也骂过自己的挑肥拣瘦,满桌子的鱼肉,竟不及家里一盘粗菜来得爽口。

  反正,我一直在怀念旧时的婚礼,特别是在村子里,一家人热热闹闹,多么温暖,多么喜庆。

  我是家里的老三,也是最小。大哥二哥的婚礼我都记得很清楚,而且我还忙前忙后帮着母亲操办。

  母亲是一个很要强的女人,她对于场面上的事情很讲排场。我记得大哥结婚前的一两个月母亲就开始忙活了,她要把墙壁全部粉刷一遍,还要挑些最干净饱满的粮食碾成米和面,父亲嫌她太讲究的时候她就会告诉父亲:我儿一辈子才结一次婚,啥也应该是用好的,再说带来了那么多的亲戚,都在人前了,你不把好的拿出来,留着自个儿吃有个啥意思。

  父亲是拗不过母亲的,于是跟着她的步伐也一天天忙碌着,准备着。

  总之,母亲要把家里的被褥都洗得干干净净,玻璃也擦得光光亮亮,院子也让父亲整理得错落有致,这样,最基本的准备工作算是完成了。接下来,快到日子的时候,父亲便去村子里的豆腐坊做上一大锅白生生,绵而滑,筋道爽口的豆腐,母亲则是邀来三五邻居用家里自制的那种压粉机,压上好多的土豆粉条,要知道那土豆粉可是母亲和父亲费了很多心思,精心磨制,沉淀后的。母亲做那些活儿的时候特别认真,绝对不允许有一些沙石杂质混淆其中,故而经过母亲手中的粮食都是特别干净的。

  说来,那时是有些累人的,办一场婚礼,太过耗神,可我感觉那种劳累之中又包含了太多真切的快乐。

  一些帮忙的家人或是邻居聚在一起,说说笑笑间就把活干了,她们压粉的时候,我就盯着那出锅的.粉条,等着那白滑的粉条一入凉水,便抓起一把放在嘴里,那味道是入了骨髓的美,至今,那味道还蜗居在我的灵魂深处。再就是母亲会准备大半袋子的白面,然后大家帮着蒸好几锅的花卷,一蒸往往就是半天,最后母亲把那些东西全部整理一处,妥帖安放,只等到了日子一用就可。

  生豆芽是件很难、也很麻烦的事情,母亲一定要坚持自己生,她说:生根长芽,生根长芽,自己家的豆子生出来的胖乎乎,又好吃。可是黄豆芽还行,绿豆芽就显得有些精贵,冷不行,热也不行,要么是感冒了,要么是出了大头疯,反正我记得母亲那个时候常说生绿豆芽是件很技术的活儿。可每到办这种大事时候,生豆芽也跟顺与不顺,吉利不吉利挂了上钩,看着生得喜人的豆芽,母亲也会咧着嘴直说:咱这事业一定会办得红火热闹,会顺顺利利,一定会办好的。

  日子越来越近了,母亲便让姑姑姨姨妗妗们早些到家,一来帮她些忙,二来也可以早去住上几天,特别是姥姥姥爷更得早早去坐阵。家里的盘啊碗啊实在不够,我就负责走东家去西家地借,拿回去以后,大家一起洗干净摞好,父亲再借几张桌子。反正父亲和母亲心里不时地盘算着,该用什么,该弄什么,哪里也不敢有遗露,就是亲戚们坐的位置在农村也是大有讲究,难缠的亲戚去了因为安排不正确,而翻桌子吵架的屡见不鲜。

  再说了,村子里的人们会在事后议论,谁家的事儿办好了,谁家没办好,谁家又如何如何了,都是会落下些话柄的。

  婚礼前两天,该是要买菜买肉,买糖买酒了,我记得那时父亲是和几个姨夫一起去县城里采购的,然后把村子里的厨师叫去让他看看还缺些什么,顺便告诉他该准备了。晚上,有了空儿,母亲和父亲便和亲戚们商量着到了正日子的时候该具体怎么做,需要有哪些礼节。

  好长时间的忙活,终于捱到了新媳妇进门。母亲把事先准备好的大红毛毯拿出来,等给她的新媳妇坐,再把事先割好的“离娘肉”(记得好像就是一些羊肉的肋骨,具体几根我已记不切,但那代表着当地一种风俗)拿上,该准备的全准备好,炮子一响,车一出发,大家就忙乎着赶紧贴对子,贴喜字,父亲和一些男人们就忙着“垒旺火”(也算当地一种风俗,预示着红红火火,等新媳妇一进村子就点燃,等她进门时恰是着的最旺时),其中有人又会猛然提醒,快去装枕头啊,是的,记得新人的枕头只能在车子走时才装,而且装的人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必须要找一个有公公婆婆,父母都健在的“全人”才行。

  那个时候节奏是快的,院子里的音响放着高调的锁呐,大家也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那些穿着新衣服的小孩子们就负责在街门口瞭望车子,只要听到炮子一响,就是车进村了,他们跑着回来赶紧报告,这时,人群开始更加沸腾起来,吆喝着接新娘子的人快些准备,再把新娘子要坐的地方的两支大红蜡烛快些点上。

  说话间,车子到了门口,穿着一身大红棉袄的新娘被左推右搡,就是进不了门,那些孩子们把个大门挤得水泄不通,没有红包和喜糖断然是进不了门,更有甚者会把新娘的鞋子脱下来就麻烦了,那可得过百的钱才能赎出来,哄哄攘攘间新娘被逼无奈,也只好掏出一些红包分发,大家图个喜庆,热闹,这是必须要有的。

  当然,结婚这天主要是冲着新娘子的,要是回门的话,做女婿的进不了门就想着爬墙头了,只要女婿成功开溜,拦门的人也无奈散场,留着个自个儿家的姑娘有什么玩头,大家哄笑而散。我回门儿的那天,爱人倒是机灵,从隔壁墙头就跑了进去,那些孩子们笑得肚子都疼,说看着平时不够麻溜的他倒是出人不意呢。

  新娘子进门儿,先要坐福地,坐在事先缝好的大红棉被上,喝一碗红糖水,向征性地洗一洗脸,再给倒洗脸水的小姑子一些喜钱,接着就被叫下地开始行礼,当然先要拜的自然是一些故去的先祖,然后是父母。接着便是拜天拜地,最后是亲戚朋友,我记得那会这个仪式很重要,所有的人们站在院子中,中央放一个桌子,上面摆上红布,礼单,主持人在中间念着谁谁谁多少礼金,然后是新人三鞠躬。

  村子里的人很爱看这个,他们关心着谁家亲戚拿了多少多少钱,或是瞅瞅新媳妇长得好看不,再根据行礼时的态度与作为私下评判一番。是的,在行礼中不单单是枯燥的念词与磕头,还有一些爱玩笑的亲戚朋友会借机戏耍一番这对新人,婚礼的气氛也被渲染得浓郁而喜庆。

  往往,这个仪式往往要进行到下午二三点时分,亲戚少的就快了些,亲戚多的,再加上一些朋友的戏耍,就会久些。反正最后是入席吃饭,新人轮桌敬酒,身边有一个姐姐或妹妹帮着新娘认人,送糖。这个环节中也会有一些人出一些刁钻的节目来为难他们,感觉大家真是怪招多多,层出不穷,直把一对新人难得抓耳挠腮,苦不堪言。要么是唱,要么是跳,再要不可以按着人家的意思做一些艰难的动作,有的时候直把新娘羞得面红耳赤。大家就追着一桌子一桌子地看,哄笑声,叫闹声,还有劝酒声交织在一起,仿佛要把个小土房子都抬了起来似的。

  那个时候的敬酒可远远比不上现在,就一小会儿的功夫就可穿行几十桌,感觉现在的人们懒得出那些怪招,只就向征性地说几句祝福的话就完全可以了,而且一桌子的人基本也是一杯就可全全代表,新娘子也表现得相当大方,好像是在举行某场酒会,而她只是一个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

  要说,晚上的闹洞房在那个时候也是很热闹的一个环节。四舅结婚的时候,他们一晚上都没睡成,那些同学们用烧着的棉花球呛他们,再就是一会儿一会儿地敲玻璃,反正一个晚上谁都没睡,我也记不清楚他们当时还用了什么离经叛道的招数。至于大哥二哥他们,虽没有四舅那会闹得凶,可那些朋友们也不是省油的灯,卯着劲儿就等那天好好整他们,都不知道那些人计划了多久。

  仿佛,思绪又被拉得远了些,长了些。

  不知道是总喜欢捻起一些记忆里的东西用以填补内心的一些空虚,还是人近中年,浮燥渐次褪去的时候,更喜欢了一些本真而陈旧的东西。当时代踩着大无畏的脚步,一路高歌着行至而今,它带来了一些我们前所未见的璀璨,却也丢弃了一些我们伸手可触的温暖。

  我不排斥新时代的进步,可我也不舍得那些旧年的纯真。任时光如水,我且慢慢打捞,只愿经年后还能在这一垄文字的薄田里找到曾经的影子。

婚礼抒情散文

五一假期,去参加一位朋友的婚礼。事先她再三提醒自家具至新房一切从简,希望我到时不会失望,我下意识微微一笑,说人是对的便已足够。近两年来,陆续参加了不少朋友的婚礼,某些甚而失去音讯多年,再次重逢便是在对方的喜宴上。世人常说,同甘共苦才算朋友,我自认不是心存歹意的人,我亦希望朋友们幸...

描写婚礼的经典散文

描写结婚的经典散文:关于结婚 结婚,对于有的人来说是一个美好而又恐惧的词语。一个人背负着自己的世界观彻底融入伴侣的世界观,编制出烂漫的生命之火。不再有自己的独特。结婚,婚姻的开端,慢慢人生路始于此。有人问我,为什么结婚这么早。我总会反问,早么?我不觉得二十四岁结婚是过早,确切的说不...

一场特殊的婚礼-散文欣赏

201x年3月14日,在美国加州的一处居民住宅后院,举行了一场不同寻常的婚礼。新娘名叫乔西,年仅11岁,且婚礼上没有新郎。出席这场婚礼的除了乔西的父亲、一位牧师和一些社区居民外,再无他人。乔西的父亲身患癌症,预感到自己可能无法亲眼看到女儿长大成人,于是精心策划了这一场特殊的婚礼。乔西身穿...

适合婚礼朗诵的散文

婚礼上诗歌朗诵一 女:从小,我就向往天涯, 幻想能有一匹白马,驮来心爱的他! 不需要多富有,不需要多高大, 他的胸膛,是我一生的家! 男:从小,我就仰望云霞, 畅想神秘的云端上,飘下心爱的她! 举手投足含情,一颦一笑如花, 我的心窝,是她永远的家! 合:天地为媒、情海为家, 我们的爱,感动四野繁花! 女:...

乡村喜宴散文

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见的亲戚或乡邻在这个婚礼上得以见面。我突然就觉得,任何一场宴席都是主家为散落各处,久不相见的亲朋好友搭建的一个聚会平台。大家寒暄着,感慨着,叹岁月倥偬,人事全非。那些或留存于心底,或遗失于时光中的记忆碎片,在相见的一瞬被找回。每人都从彼此的身上看见了从前的自己,寻回了旧...

热闹的乡村喜宴抒情散文

乡村,总是美丽的!儿时嘴里常唱《没有 就没有新 》,现在人们常讲改革开放带来了好生活。以前的乡村土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一幢幢小洋房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乡村的变化很多,这些变化都是很让人欣慰的。唯一不变的是,那淳朴的乡情。这趟回乡有幸参加了堂哥家儿子的婚礼。看着哥嫂进...

一场特殊的婚礼-散文欣赏

201x年的3月14日,美国加州一处居民住宅的后院里,一场特殊的婚礼正在悄悄地进行。新娘名叫乔西,只有11岁,没有新郎。参加婚礼的还有乔西的爸爸、一位牧师和社区的居民。乔西的爸爸得了癌症,自觉时日无多,由于看不到女儿出嫁的那一天,就导演了这一幕。乔西身着一袭白色的婚纱礼服,可能由于个子小...

追忆鲁西南的传统婚俗散文

一般先由媒婆牵针引线,然后双方父母互相打听考察;然后悄悄请先生阴阳测算八字;如果男女两家都认定后,男方就会向女方下聘礼;选择一个黄道吉日,就确定结婚日期;然后按照习俗各自紧锣密鼓筹办婚礼,男方最关键的是准备婚房、置办主要家具,女方准备嫁妆,包括衣被及个别女用家具等。那时,缝制结婚被子特有...

散文随笔朋友女儿结婚

我的儿子也到了婚娶年龄,说不定哪天就给我领回儿媳妇了。送亲,除了为朋友帮忙外,我心里还有个“小九九”:想亲自参与现在的婚庆活动,看看都有什么内容,等给儿子办婚礼时,我心里就有底了,呵呵,总得跟上时代吧!曾听一位为儿子办过婚事的同学说:相当地麻烦,你想不到的事可多了。也听办...

云端上的婚礼-散文欣赏

眼看一场好好的婚礼就这样被破坏了,神父不疾不徐的说:“小矮人!你那张纸给我看一下。”神父一看那张纸上的签名,分明就是歪歪斜斜的,他知道这肯定就是小矮人搞的鬼。他就假装没事的.说:“哎哟!史瑞克你真差劲耶!还好小矮人揭穿了你的计谋,不然你岂不是就要娶两个老婆了?”神父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