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撒谷豆”和“撒帐”等
1
撒谷豆和撒帐 ,都是我国旧式婚礼进行中的主要节目。
旧式婚礼中,是凡女子临上花轿之前,必请一位全福太太手拿米斗或簸箕,将米谷和豆子到处撒播,尤其是花轿的里里外外都要撒播到。当花轿到达男方家门前,新娘下轿进门时,也有人照样撒播,此即“撒谷豆”。婚礼完成后,一对新人并肩挽臂步出婚礼礼堂时,观礼的亲友纷纷拿起预备好的谷豆、花瓣迎着新婚夫妇撒去,借以取笑,并示贺喜之意。
撒谷豆的习俗,在两宋时代已相习成风。赵翼在《陔余丛考》中引《知新录》说,“以麻豆谷米禳之,则三煞可避。”宋时高承在其所撰《事物纪原》中解释说:“三煞者,谓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也。凡是三者在门,新人不得入,犯之损尊长及无子……但以谷豆与草禳之,则三煞自避,新人可入也。”与其说这是汉族文化传播的结果,不如说这是出自人类的共同心理和信念。不过因地区不同,所撒的内容也不同,但一定是粮食,或其他植物的种籽。
撒谷豆的古风,到宋代的江浙地区演变成为撒“护姑粉”。“护姑粉”与撒谷豆的性质虽不同,其作用则是一样的。撒谷豆的作用是饲羊、鸡、牛三煞,叫它们忙于啄食,无暇危害新娘;护姑粉的作用则是迷蒙三煞的眼睛,因而无法张目肆虐。
与撒谷豆不同,撒帐的意义则在于祈祝多男。尤其是,撒谷豆的时间是在新娘初出娘家及初入婆家之际;撒帐则是在新娘到了婆家,行过婚礼,进入新房时的举动,且撒向床内,故名“撒帐”。据赵翼说,“撒帐实起于汉武帝。”他于李夫人初至时,叫宫人遥撒五色同心花果,并以衣裾盛之,说是多得多子也。唐中宗时,铸撒帐钱,重六铢,文样“长命富贵”,每十文系一彩绦。可见唐人的取义不再在于祝多子,而是向新人祝福。
撒帐的习俗由古传承至今,所撒的果子也是千变万化,五花八门,但始终不离祈子的宗旨。云南昆明用瓜子、松子、莲子、白果子、枣子五种果子,意为“五子登科”。 苏北水乡则盛行由民歌手主持撒帐,其时歌手捧着满满一淘箩花生果、核桃、桂圆、枣子、芝麻糖块,一边唱着《撒帐歌》,一边将果子撒在喜床四角,再撒给贺喜的客人,撒得满房满地都是喜果,意为喜庆祝贺和对新人的良好祝愿:枣子寓意“早生贵子”;桂圆寓意“团团圆圆”;花生寓意“男孩女孩插花着生”;糖块寓意“甜甜蜜蜜”。(2011-0917 08:19 扬州晚报)
2
【 醮子礼 】
传统婚礼中新郎到新娘家亲迎时新娘家也有 醮子礼 ,庄重且有仪式感,不再是以往的破门而入,夺门而出。它是父母之命在大庭广众之中的确认。是男方对女方家人的尊重,是新人对父母、族群及来宾的尊重和感恩。
传承 传统婚礼文化,发展现代婚礼事业,“新六礼”传承人——襄阳大勇哥!
3
【 结发夫妻】
早在周代就已有“ 五礼” 之说,祭祀之事为 吉礼 、冠婚之事为 嘉礼 、宾客之事为 宾礼 、军旅之事为 军礼 、丧葬之事为 凶礼 。这其中,嘉礼又包括 冠礼和婚礼 ,而冠礼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成人礼。古时男子成年的年龄是16岁,女子成年是14岁。在成年前,男孩儿女孩儿头发都是披散的,只有在成年之时才会将头发盘结起——即结发。因此,古人将结发看作人生的第一次,而“结发夫妻”所指实为原配夫妻。
何为 结发礼 。古人认为“发为血之余”,头发是血脉的延续。因此,当原配夫妻中的一人不幸离世,生者会将自己的头发和逝者的头发分别截取一段,绾在一起表示纪念,称为“合髻礼”。此外,合髻礼在唐代还被演变为男女私定终身的一种形式。唐女子晁采为情人写了一首《子夜歌》:“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向何人处,绾作同心结。”说的就是“合髻”。
宋代后期,倒是在婚礼上出现过合髻礼,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段、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但因不合古礼,所以颇受责备。欧阳修《归田录》就曾提到:“刘岳《书仪》,婚礼有女坐婿之马鞍、父母为之合髻之礼,不知用何经义,固不足为后世法矣。”而司马光《书仪·亲迎》也曾提到:“今世俗有结发之仪,此尤可笑。”司马光所说的结发,指的正是合髻。自宋代以后结发礼就从未在婚礼中出现。
此外, 的婚礼历来都忌讳出现金利之器,特别是截取头发用的剪刀,更是会让人联想到血光之灾,这也是 结发礼不应出现在婚礼中的原因 。
自古以来, 的婚礼典制尊崇的都是周代的周礼和宋代的朱子家礼,而两者均未在婚礼的阐述中提过“合髻礼”。现代人既然要做中式婚礼,特别是汉唐婚礼,那就应该深入学习和了解传统婚俗文化,切不可将不该出现在婚礼上的环节强加在仪式之中!
4
【茶礼】
是我国古代婚礼中一种隆重的礼节。原来出于古人对茶树习性的认识,以为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因此把茶树看作是一种至性不移的象征。所以,民间以茶作为男女订婚的茶礼。
“ 三茶礼” 旧时多流行于江南汉族地区,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另一种特指婚礼时的三道茶仪式,即第一道百果;第二道莲子、枣子;第三道才是茶。吃的方式也有讲究:第一道、第二道是接杯之后,双手捧着,深深作揖,然后将杯子与嘴唇触碰一下,即由家人收去,第三道茶作揖后才可以饮。
婚礼“撒谷豆”和“撒帐”等
撒谷豆的古风,到宋代的江浙地区演变成为撒“护姑粉”。“护姑粉”与撒谷豆的性质虽不同,其作用则是一样的。撒谷豆的作用是饲羊、鸡、牛三煞,叫它们忙于啄食,无暇危害新娘;护姑粉的作用则是迷蒙三煞的眼睛,因而无法张目肆虐。与撒谷豆不同,撒帐的意义则在于祈祝多男。尤其是,撒谷豆的时间...
撒帐区别
在婚礼的仪式中,撒帐与撒谷豆虽然形式相似,但内涵和执行方式各有其独特之处。首先,从象征意义上讲,撒谷豆的主要目的是祛除邪气,赋予新婚夫妇福祉,而撒帐则着重于祈求生育,希望通过抛撒物品,传递生殖的力量,期望新婚夫妇能够感受到并借此繁衍后代。在参与对象上,撒谷豆仪式主要围绕新娘进行,新娘是...
撒帐的区别
撒帐与撒谷豆是汉族民间婚礼中形式相似的两种仪式。不过,二者的区别是很明显的。从意义上看,撒谷豆的主要意义在于辟邪,而撒帐的主要意义则在于祝子。从对象上看,撒谷豆多是围绕新娘举行的,而撒帐,则是以帐中婚床或帐中新婚夫妇为对象的,中心活动是将抛撒物撒向婚床,以使得新婚夫妇感应抛撒物...
民间婚俗——撒帐
·五色果:指花生、黄豆、稻谷、松子、瓜子等混合果实,因其结实繁多而成为撒帐用物。 但是,民间新婚撒谷豆的习俗,并不全是祝祷祈福,也有辟邪的含义,这时,就不是把谷豆撒在床上,而是多围绕新娘举行。
泗洪金镇的结婚风俗
“六礼”中的“亲迎”内容最为丰富多彩,包括铺房、哭嫁、撒谷豆、泼水、障面、新娘不踏地、穿红衣、坐花轿、跨马鞍、拜堂、撒帐、交杯酒和闹洞房等习俗。这些习俗历经两千多年,依然流行。现代结婚时,婚礼当天的一些传统习俗仍然保留。首先,四色礼是送礼的一种方式;其次,进新娘家门时,新郎需要给...
北宋婚礼习俗
来到男方的家门口,新娘下来,有“撒谷豆”求吉利的做法。新娘入堂后又有“拜堂”活动。新婚夫妇手牵“同心结”,宋代称为“牵巾”。新人牵巾先拜天地、祖先,然后进入洞房,夫妻交拜。交拜后新人坐于床上,行“撒帐”、“合髻”之仪。合髻就是新婚夫妇各剪一缕头发,结成同心结的样子,作为婚礼的...
汉族传统婚姻婚配原则,汉族习俗的婚姻
“六礼”中以“亲迎”内容最为丰富多彩,主要习俗有铺房、哭嫁、撒谷豆、“举火”、“泼水”、障面、穿红衣、新娘足不履地、坐花轿、“跨马鞍”、拜堂、撒帐、交杯、闹房等。两千多年来,这些“亲迎”习俗经久不衰,近代随着的进步虽有所革新和演变,但基本方面变异不大。在婚制方面,古代汉族虽...
汉代女子出嫁时的习俗有哪些,从做媒一直到回门需守得礼。(请详细点,谢谢)
男方家会请媒人通知女方家,同时送上礼物,正式缔结婚姻。第四步,“纳征”,也叫纳币。就是男方家送聘礼到女方家。第五步,“请期”。就是男方和女方挑个良辰吉日进行作为婚期,第六步,“亲迎”。 即是在结婚的日子新郎亲自到女方家接新娘子完婚。走完上述六个步骤,婚姻关系才算是正式确立。
有哪些让你震惊的婚礼习俗?
婚礼当天,我和另一位伴娘一直在酒店里陪着新娘化妆,等着新郎来接,后来新郎把新娘接到家下车的时候,新郎的父母就站在车前迎接准儿媳妇,就是那个时候,男方的七大姑八大姨手里都拿着彩色的东西,我也看不出是什么,就一直往新郎的父母脸上抹,新郎的父母越是不让抹,这些亲戚越是抹的起劲。后来...
古代结婚都要走那些步骤??
花轿到达男方门前,新娘下轿以前也要撒播,此谓撒谷豆。而新郎新娘入洞房,女左,男右坐在新床上时男家的人也要拿谷豆果子以及钱币再撒一次,此谓撒帐。一是认为谷豆可以避邪,二是借喻植物种子预祝新娘早生贵子。汉代已有这个民间风俗。还有的地方撒花生、红枣,意为早生子,而且男孩女孩要花搭着生。迎亲当快要结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