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西周时结婚需要哪“六礼”?
六礼
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中,制定了婚姻成立的条件,即六礼。六礼的内容包括了六个方面,实际是婚姻成立的六个程序:
一是纳采,即男方向女方送彩礼求婚。
二是问名,即男方的媒人问女方的名字、生辰,然后到宗庙里占卜吉凶,结果为吉的才能进行下一步,凶的则到此为止。
三是纳吉,就是占卜得到吉兆后定下婚姻。
四是纳征,男方派人送聘礼到女方家。
五是请期,即请女方确定结婚日期。
六是亲迎,婚礼之日,男方必须亲自去女方迎接,然后男方先回,在门外迎候。
在每一个程序中,男方都要送去一只大雁,因为大雁是候鸟,所以守时讲信用,而且大雁忠贞不二,丧偶的都独身。原来公卿送羊羔,大夫送大雁,士送雉,后来都统一为大雁,如果想多送钱物,可以在纳征时多送,其他程序中送大雁只是象征意义。
六礼的婚姻程序很复杂,一般百姓没时间也没有财力承担,所以只有官员贵族才这样严格遵守。但民间风俗也以此为参考,把一些程序合并,如第一和第二就可以一次完成,第三第四也可以合并,到现在民间的婚俗还可以看到西周时期六礼的影响。
就是这个,我选修过古代婚姻学,就是这么说的
周公所拟成亲六礼是什么?
六礼,即古代婚礼的六道仪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1)纳采,即男方向女方求婚、等同现今的“相亲、说媒”。(2)问名,即男方的媒人问女方的名字、生辰,然后到宗庙里占卜吉凶,结果为吉的才能进行下一步,凶的则到此为止。(3)纳吉,就是占卜得到吉兆后定下婚姻。(4)纳征...
西周法律规定,婚姻的缔结要经过六道程序是什么?
10、六礼 西周缔结婚姻的六道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11、七去 又称“七去”、“七弃”。 古代休弃妻子的七种理由。包括无;淫佚;不 事舅姑;口舌; ;妒忌;恶疾。12、三不去 西周法律规定,如果出现三种情况,丈夫不得休弃妻子。即“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
谁定的六礼?召公还是周公?还是谁
六是亲迎,婚礼之日,男方必须亲自去女方迎接,然后男方先回,在门外迎候。据说六礼是创于周朝的,有学者认为周文王时代已有六礼,不过亦有人不从六礼。汉平帝元始三年,刘歆等杂定婚礼,四辅公卿大夫传千朗史家属可行亲迎,次年立皇后亦纳采、卜吉。 魏晋南北朝时,皇太子娶太子妃的婚礼都没有请迎,...
古代六礼指的是什么
古代的六礼是指西周时期周公制定的婚姻成立的条件,具体包括六个礼法: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礼起源于奴隶社会,并在封建社会中得到保留,其目的是体现包办强迫与买卖婚姻相结合的特点,并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1. 纳采:男方向女方送彩礼求婚。2. 问名:男方的媒人询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
西周时期的“五礼”,“六礼”,“九礼”
五礼包括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和凶礼。吉礼是指祭祀之礼,嘉礼是指冠婚之礼,宾礼是指迎宾之礼,军礼是指行军作战之礼,凶礼是指丧葬之礼。六礼包括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和相见礼。冠礼是指成年之礼,乡饮酒礼是指序长幼、睦邻里之礼。九礼中的“朝”是指诸侯朝觐之礼,“聘”是...
古代婚嫁习俗“三书六礼”!
三书六礼的传统婚俗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西周。西周时期的“婚姻六礼”对其后各朝代婚姻的形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古代的结婚过程,与现代的意义有点。不同。现代的结婚过程一般指结婚当日所举行的礼仪,三书六礼的结婚过程则包括了从谈婚、订婚到结婚等过程的文书和礼仪。与现代相似,整个传统婚姻习俗礼仪...